首页 > 历史军事 > 千古苒苒 > 卷五:春秋 第六十一章 暗杀神器鱼肠剑

卷五:春秋 第六十一章 暗杀神器鱼肠剑

书名:千古苒苒 作者:远止浮游 字数:2129

公子光心里到底在想什么呢,就是要取代吴王僚自立,即使现在出兵可以灭了楚国,但自己出门了就没有精力谋取王位了,因此他反对出兵伐楚。伍子胥和公子光认识好久了,他十分清楚公子光心里在想什么,他知道自己再劝吴王僚也没用,只要公子光还在,是不会大举进攻楚国的。
伍子胥想要向楚国复仇,眼下有两条路,第一是向吴王僚揭穿公子光的野心,除掉公子光;第二是帮助公子光登上王位,他获得王位后再打楚国就没有后顾之忧了。伍子胥选择了第二条路,他认为吴王僚不会信任他这个楚国人,就算除掉公子光,自己大仇也难报,而帮助公子光即位,他日后肯定会关照自己。虽然风险高,但是风险和机遇是并存的。
一方要上位,一方要报仇,公子光和伍子胥联合在了一起,密谋刺杀吴王僚的计划。吴王僚孔武有力,平时身边围着一大群武功高强的保镖,吴王僚对公子光其实也有所防备,这次的刺杀任务难度系数很高,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刺客人选。
伍子胥想到了专诸,专诸是屠户出身,身材高大,武艺高强。伍子胥当初逃亡的吴国时,碰到专诸在和别人打群架,专诸是一个人,对面好几个人,但反而是专诸占据上风,这时候专诸的老婆出来喊专诸回家吃饭,他就乖乖回家了。伍子胥不解,上前问专诸:“你这么牛逼,怎么还怕老婆呢?”专诸说:“能屈服在一个女人手下,必能伸展于万人之上。”伍子胥心想还是第一次有人把怕老婆说得这么清新脱俗。
伍子胥将专诸推荐给公子光后,自己假意退出朝堂,带着公子胜到乡下种田去了。公子光认识专诸后,将他奉为上宾,一顿忽悠,说吴王僚多坏多坏,自己才是正统继承人之类的,专诸头脑比较简单,公子光赏识他,他也甘愿为公子光两肋插刀。
刺客人选找到了,现在要制定周密的刺杀计划,吴王僚身边戒备十分森严,外人是不可能拿着兵器暗器近身的,这可如何是好?公子光想到了一把宝剑,鱼肠剑。鱼肠剑是当年著名铸剑师欧冶子为越王打造的五把宝剑的其中一把,后来被越国献给了吴国,传到了公子光这里。鱼肠剑的特点的短小精悍,如果用来暗杀的话非常易于隐藏。公子光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将鱼肠剑藏于鱼腹中,再宴请吴王僚,借上菜的时候接近吴王僚再刺杀,这样兵器就不会被发现了。说干就干,为了顺利实施刺杀计划,专诸专门到太湖旁边学习烧鱼技术。
吴王僚十二年,楚平王死了,伍子胥的杀父兄仇人已死,但伍子胥并没有大仇得报的快感,他要向整个楚国复仇,楚平王死了正好是个好时机。伍子胥给公子光出主意,让公子光建议吴王僚趁着楚平王驾崩,国内动荡的时候出兵伐楚,趁人家办丧事的时候攻击是吴国的老传统了,吴王僚肯定不会放过这次机会。
吴王僚本来还是想让公子光带兵的,但公子光还要搞刺杀计划,于是称病。吴王僚便让自己的两个亲弟弟公子掩余、公子烛庸带兵出征,公子掩余、公子烛庸手握重兵,他们如果在国内的话即使吴王僚死了,公子光也没有那么容易即位,这下正好,把他们两个支开了。但德高望重的季札还在呢,季札是公子光的叔叔,季札肯定不会支持公子光谋逆的,于是在公子光的建议下,以找盟友帮忙的由头,吴王僚派季札出使晋国。
公子掩余、公子烛庸带兵出征,季札出使,此时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吴国这次又趁着楚国办丧事的时候出兵,楚国军队十分愤慨,士气大涨,很快形成了对吴军的包围圈,公子掩余、烛庸进退两难,派人回国求援。公子光知道战况后非常高兴,他认为刺杀吴王僚的时机到了。
公子光去找吴王僚说:“大王,我家有个新来的厨子,烧的太湖鱼相当美味,您来尝尝吧。”吴王僚此时在为前线的事情烦恼:“前线战况不利,你身体好点了没?要靠你去救援了。”“没问题,我请您吃完饭就带兵支援前线。”吴王僚虽然对公子光有所防备,但这次不得不应邀到公子光府上吃饭。
为了保障安全,吴王僚安排了大量的保镖,从王宫到公子光家沿途,公子光家大门到餐厅,全都站满了护卫,一般人根本无法近身。公子光早就预料到了这点,他预先在地下室里埋伏了很多死士,专诸也在其中,伺机而动。吴王僚到公子光府上后,宴席开始,公子光借口脚疼去涂药,来到了地下室,对专诸说:“it''sshowti。”意思就是该你出场了。
专诸作为大厨,端着一盘烧好的大鱼接近吴王僚,护卫们对专诸进行了仔细搜身,但他们不知道真正的利器藏在眼前这条美味的大鱼中。专诸端着大鱼到吴王僚身边,放下盘子,突然抓住鱼尾,从其中抽出了鱼肠剑,寒光一闪,鱼肠剑刺向了吴王僚。本来吴王僚的防备意识是很足的,吃饭的时候还穿了皮甲,但鱼肠剑又细又锋利,专诸力气又大,吴王僚也没想到兵器藏在鱼腹里,根本来不及躲闪,就被专诸刺穿了胸膛。
保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吴王僚已经死了,一拥而上杀死了专诸。公子光随即放出死士,趁乱消灭了吴王僚的手下,攻占了皇宫,吴王僚就一个儿子庆忌逃了出去,其他都被杀了。公子掩余、烛庸知道公子光谋杀了吴王僚,就率军投降了楚国。
等到季札回来,木已成舟,他本身也无心王位,只是感叹兄弟相残,他到吴王僚的墓前哭了一把就回到自己的封地去了。公子光自立为王,是为吴王阖闾。
吴王僚其实工作干得还算不错,但相比之下阖闾的综合能力更加优秀,也更有野心。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