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千古苒苒 > 卷五:春秋 第三十二章 崤之战

卷五:春秋 第三十二章 崤之战

书名:千古苒苒 作者:远止浮游 字数:1961

秦国大军临行前,蹇叔来给儿子送行,他心里知道,这次行动必然会大败,老泪纵横的他对儿子说:“秦军这次出征必定会在崤山为晋军所败,你们多保重吧。”崤山山谷地势狭长,两边都是悬崖峭壁,是秦国通往中原的重要道路。蹇叔此次的预言果然成真,只是他没有想到结局竟是更加的惨烈。古代打仗,后勤工作是至关重要的,有道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当时运粮也只能靠牛车、马车等工具,但是运输的人也是人,也要消耗粮食,路途一旦变得遥远,补给工作会变的异常艰难。
秦国到郑国,要经过周天子的地界,行军通过周王城北门,每辆兵车上的士兵乱哄哄地跳了下来,摘下头盔向王宫礼拜,然后马上又一跃而上,风风火火地前行。周襄王的孙子满当时还是个小孩子,他看着这些不注重礼节,乱糟糟的军队,对周襄王说道:“爷爷,我这些秦国军队肯定要出大事。”周襄王问:“乖孙子,为啥这么说?”满答:“秦军乱七八糟,没个正经的,迟早要完蛋。”这个聪明的小孩子长大后成为了周朝的顶梁柱,还劝退了意欲问鼎中原的楚庄王。
离开洛阳,秦军离郑国国都新郑已经不远了。突然,秦军遇上了一队人马,来者自称郑国使臣,并要求见主将。孟明把他叫来询问,那人说道:“我郑国国君知道贵国要来,特地让我来犒劳诸位将士,略表心意。”随后他献上了十二头牛和四张牛皮。
孟明大吃一惊,心想:郑国怎么会知道我们要来偷袭。他马上和西乞术、白乙丙二人使了个眼色,并对使臣说:“我们就是到处逛逛啦,不是到郑国去的,不用这么费心,多谢多谢,你请回吧。”待使臣离开后,孟明和西乞术、白乙丙商量:“本来我们是准备偷袭郑国的,郑国既然知道我们要来,肯定有所准备,我们还是撤回吧。”
其实郑国人并不知道秦军要来,那这个使臣是怎么回事?其实这个“使臣”是假的,他的名字叫弦高,是一个郑国商人,当时他正好前往洛阳卖牛,碰上了秦军,他看出了秦军的意图,心想派人回去报告消息已经来不及了,于是就壮着胆子假装使臣,忽悠秦军。千里袭人,再加上秦军师出无名,孟明自己也虚,若然上了弦高的当。
另一方面,弦高派了人回郑国报告消息,郑穆公(郑文公庶子)听了非常吃惊,马上派人去郑国北门查看秦国之前派来的使臣的动静,国不其然,这些人已经全副武装,准备里应外合了,郑穆公赶紧把他们赶出了城。
孟明知道新郑里的秦国内应被赶出来后,知道偷袭计划彻底没戏了,只好带兵回国。长途跋涉,秦军粮草告急,于是孟明率领大军攻击郑国旁边的小国,滑国。滑国势单力薄,无力抵抗,被秦军所灭。抢了一大批粮食、财宝后,秦军踏上了回乡的道路,殊不知,前方却是一座奈何桥在等着他们。
晋国知道秦国准备偷袭郑国的消息后,元帅先轸主张率兵阻击秦军,晋文公的儿子晋襄公觉得秦国有恩于自己的父亲,这样出兵攻打实在说不过去。先轸说道:“晋文公驾崩不久,秦国没向我们借道,擅自越界攻击我们的同姓国,狼子野心,现在去打他也是为了后代着想,机不可失。”晋襄公觉得先轸说得有理,同意作战。
先轸心里早就制订好了作战方案,晋襄公一点头,他立马带领军队前往崤山,在崤山两侧的绝壁上部署好伏兵,就等着秦军来送命了。轻率的秦军来到崤山隘道,并没有注意有什么不对,一心想着回家的他们想不到自己已经踏入了鬼门关。等着秦军完全进入了山谷,晋军这边立马吹响了战争的号角,封锁了山谷两侧,前后夹击秦军。
秦军翻山越岭,已是十分疲惫,士气低落,面对晋军的突袭,毫无准备,加上山顶乱石滚滚,数万秦兵竟全军覆没,孟明、西乞术、白乙丙三人沦为战俘。此次战争史称“崤之战”,是先轸继“城濮之战”后指挥的第二次大战,大获全胜,先轸开创了狡诈奇谋的作战方式,可以说是“诡道”的鼻祖了。
晋文公的一个老婆文赢(秦穆公的女儿,并不是晋襄公的生母)听说秦国打了败仗,还有三个将军被抓了回来,于是向晋襄公说情:“秦晋本来联姻交好,可不能为了这三个人伤了和气,不如把他们送回秦国交由我爹自行处置吧。”晋襄公不得不给面子,于是答应放人。次日,先轸朝见晋襄公,问到三个战俘,晋襄公告诉他已经释放了,先轸勃然大怒:“他们三人是我们晋国将士付出生命捉来的,怎么能屏一个女人的几句话就放了,你这是自毁长城!”说完吐了口唾沫,转头离开。晋襄公幡然醒悟,急忙派人追赶,但为时已晚,追到黄河边上时,秦国三位将军已经渡河远去。
秦穆公听说秦军死光了,心痛得不了,后来听说三位将军生还,稍微舒缓了心情,并穿上丧服,在城外等候他们归来。三人回来请罪,准备接受军法处置,谁知秦穆公对他们哭诉到:“这不怪你们,都怪我当初没有听蹇叔和百里奚的谏言,害得你们吃败仗,全是我的过错。”秦穆公开阔的胸襟确实难能可贵,三人于是对秦穆公更加忠心,并且奋发图强,准备报仇雪恨。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