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千古苒苒 > 卷六:战国 第十四章 申不害变法

卷六:战国 第十四章 申不害变法

书名:千古苒苒 作者:远止浮游 字数:1065

变法图强是战国时期的鲜明特色,但环境复杂,人心各异,大多的变法都是昙花一现。不过不管变法持续多久,能掀起变法的都是一代牛人,给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这篇说得申不害也是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之一,本是郑国人。
申不害对法家、道家思想都很有研究,颇有心得,但没有得到赏识,在郑国就当了个小官。郑国被韩国灭了之后,申不害就成了韩国人,还是个小官。
韩昭侯(没郑国的韩哀侯孙子)上台后的第四年,魏惠王发兵来袭。面对老大魏国,韩昭侯很愁,群臣束手无策。这时候申不害站出来出了个主意,他对韩昭侯说:“大王您去认个怂,拿着朝见天子的玉器去拜见魏惠王,尊他当老大,到时候魏惠王狂妄自满,就不会拿韩国怎么样了。而且这样在国际上,舆论也会偏向我们的。”
韩昭侯没其他办法,只好听从申不害的建议去拜见了魏惠王,吹捧了一番。魏惠王听后十分高兴,下令撤兵,还和韩国签订了友好协议。此次危机化解后,韩昭侯心想申不害这个原郑国小官还是挺不错的,开始重用他当自己的谋臣。申不害在韩昭侯的重用下,才华逐渐显露出来。
韩国吞并郑国之后,虽然实力见长,但相比周围魏、齐、秦、楚四个大佬,还是差了很多。韩昭侯明白落后就要挨打,他想学习魏国变法强国,便于公元前351年,将申不害破格提拔为相国,让他主持变法改革。
申不害在变法里融入了道家“术”的思想。这个“术”不是法术,是君王的统治之“术”。申不害为加强君主集权统治,搞出了一套官员考核制度,防止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大幅提高了行政效率。另一方面,申不害大幅削弱韩国大家族的实力,从他们手里收回了很多领地和财富,增强了韩国君主的权势。
在军事上,申不害自己请缨当了韩国总司令,将韩国贵族的私家兵统统收编,和国军一起经受正规的军事训练,提高作战能力。在经济上,申不害以农业为本,鼓励百姓开荒种田,同时也重视手工业,尤其是在冶铸业上。《战国策》里都说“天下强弓劲弩,皆自韩出”,可见当时韩国的兵器制造业之发达。
相比于商鞅变法,申不害的变法是以“术”为主的法治,缺少法律保障,这还是比较偏向于人治的,因此很考验君主的能力。韩昭侯是个贤明的君王,他在位期间,申不害变法取得了较大成效,韩国一时国富民强,政治稳定,一时间没有其他国家进犯。但不是每代执政者都是贤主,韩昭侯、申不害死后,韩国继任者对“术”就玩转不起来了,韩国兴盛了一段时间后又变回了原样。
同个时期,老大哥魏国过得也很惨,接连遭遇重创,战国格局即将大变,这波大事件源于孙膑与庞涓的爱恨情仇。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