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千古苒苒 > 卷五:春秋 第七十一章 勾践灭吴

卷五:春秋 第七十一章 勾践灭吴

书名:千古苒苒 作者:远止浮游 字数:1386

勾践撤兵回国后,继续积蓄军事实力,准备与吴国决战。公元前478年,勾践趁吴国遭遇旱灾,粮库空虚之际,组织了全国精锐部队,大举进攻吴国,夫差率兵防御,双方在笠泽(今江苏吴江一带)作战,史称笠泽之战。
吴国多年来南征北战取得了极大成功,勾践不敢轻敌,谨慎制定了佯攻计划。当时吴越双方隔江列阵,勾践派出两支部队,趁夜色分别从左右两路渡江,发动佯攻。夫差听到左右都有鼓声,于是将军队一分为二分别迎击,没想到这是勾践的调虎离山之计。看到夫差中计了,勾践马上让本部精锐部队渡江闪袭吴军大营。
大本营里的吴军来不及反映,被打得落花流水。出去迎击的两支部队听说越军直接去偷家了,就赶回来救援,佯攻的越军此时穷追猛打,大败吴军。笠泽之战越军大胜,吴国自此一蹶不振。勾践非常满意,休整了三年,于公元前475年再度攻打吴国。夫差抵挡不住越军的连番猛攻,撤往国都姑苏郊外(今江苏苏州)。越军紧追不舍,在姑苏郊外再次大破吴军,夫差只好退到城里,依靠城池固守。
姑苏被越军围攻三年后失守,夫差逃到了姑苏山上,勾践率军把姑苏山围了个水泄不通,就像当初夫差围困勾践于会稽山一样,风水轮流转。
夫差看大势已去,就派王孙雒代前往求和,被范蠡拒绝了,越军继续发动进攻。夫差实在扛不住了,再次派王孙雒向勾践求情,说要给勾践当小弟。勾践竟然心软了,准备答应议和,范蠡当即就表示强烈反对:“大王您忍辱负重那么多年,现在不能放弃啊。”于是率领越军进攻,俘虏了夫差。
勾践还是准备放夫差一马,准备将其流放到越国乡下去,夫差不想苟且偷生,就说:“我老了,不能在侍奉越王您了,哎,都怪我当初不听伍子胥的话,我到了九泉之下也无颜面对伍子胥啊。”随即自尽身亡。
夫差死后,勾践进入吴王宫,吴国旧臣都来欢迎勾践,伯嚭也很开心,他觉得自己曾经帮助过勾践渡过危难,勾践肯定不会亏待自己的,没想到一转头就被勾践下令杀了,罪名就是通敌卖国。善恶到头终有报。
吴国经过几代君主的经营,强盛一时,但没有抓住时机好好发展,错失霸业,最终被越国所灭。
勾践吞并吴国后,越国实力空前强大,于公元前472年北上,召集诸侯于徐州会盟,成为春秋时代的最后一任霸主。但越国和吴国一样,因为经济基础、文化基础薄弱,其实并不具备称霸中原的实力,勾践在国际舞台上风光了一会儿,就回国去了,没有再对外用兵。越国直到战国初期,一直保持着强大实力,后来因为内乱四分五裂,到了汉武帝时期才完全归入汉朝。
勾践功成名就之后,范蠡主动提出隐退,辅佐勾践多年,他深知勾践不是一个能容人的君主。范蠡还写信给文种,“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可以共患难,但不可共享福。你和我一起走吧。”文种看到信后,没有隐退,而是假装生病不上朝,有人就向勾践说文种的坏话,说他要作乱。
勾践正如范蠡所说的,容不下有功之臣,就派人送剑给文种,并传话:“当初你教我九种打败吴国的办法,我就用了其中三种就打败了吴国。剩下的六种,你要不去教教越国先王吧。”文种这下明白了范蠡为啥要隐退,无奈只好拔剑自尽。
大美女西施最后的去向则成了谜,有人说是跟范蠡走了,也有人说被沉江了,总之众说纷纭。
到了这里,春秋基本上要结束了,老霸主晋国也快要走到终点了,我们来看看晋国最后的历程。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