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千古苒苒 > 卷一:史前时代 第二章 五帝:高阳和高辛

卷一:史前时代 第二章 五帝:高阳和高辛

书名:千古苒苒 作者:远止浮游 字数:1859

(七)五帝之一:高阳
高阳氏,颛顼(zhuānxū),生卒年不详,五帝之一,姬姓,号高阳氏,是黄帝的孙子。
黄帝其实是子孙满堂的,传说共有25个儿子,其中有14个都自立门户,创建了小国家(估计也就一个村这么大吧),黄帝活了好久,以致于他乘龙升天的时候儿子都死的差不多了,于是继承人只能从孙子辈中找了。虽然高阳的父亲,黄帝的次子昌意才德欠佳,还被降职到若水做诸侯,但是昌意生了个好儿子,高阳天生聪明,秉性出众。高阳后来在穷桑辅佐少昊(黄帝嫡长子,也就是高阳的大伯,又名玄嚣,传说中的五方天帝之一,白帝)有功,被封于高阳(今河南开封杞县高阳镇)。
少昊归天以后呢,共工认为自己乃是神农嫡氏,理应由自己来做华夏联盟的统领,一山难容二虎,然后他们开始互撕了,高阳技高一筹最后打败共工,气的共工一怒之下撞断了不周山(神话传说)。高阳统治华夏联盟后,先后住在穷桑,商丘(今河南商丘),帝丘(今河南濮阳)等地。
高阳时期,开始了大规模的宗教改革,在他之前,九黎部族崇尚鬼神,每个家族都可以用自己的巫师并从事占卜,过于迷信导致废弃人事,一切都靠占卜来决定,这真的是一切随缘,所以就不安心生产农业。高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规定民间不准再私自占卜祭祀,只有高阳指派的两位大师(重大师和黎大师)才能代表官方祭祀。这就充分体现了高阳的睿智之处,古人信奉神灵,而祭祀是与神灵沟通的唯一渠道,所以高阳掌握了话语权,民众更加归顺,他在精神方面的统治比黄帝更加出色。
高阳据说在位时间挺久的,大概七八十年。高阳上承炎黄,下启尧舜,可以说在奠定华夏根基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八)五帝之二:高辛
高辛氏,帝喾(kù),生卒年不详,姬姓,高辛氏,出生于高辛(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高辛镇),高阳的侄子,蟜(jiǎo)极的儿子,少昊的孙子,黄帝的曾孙,五帝之一。传说也是他老妈踩了一个巨人足迹而生的,在此仅心疼蟜极三秒,因为高辛本人更惨。
传说高阳的三个儿子都夭折了,所以后来由天资聪颖的侄子高辛继位。都说守业更比创业难,高辛继承了祖辈的产业,在他那个年代虽然没有发生过什么重大战争,但是首领也不是这么好当的,发展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是不容易的。
高辛的功绩就和那些英明仁德的帝王差不多,明察秋毫啦,知人善用啦,爱民如子啦,就不再一一赘述了,比较有意义的几点提一下,一是迁都于豪,使他的子民免受洪水之灾,二是订立节气,节气是非常重要的,在高辛之前,人们虽有一年四季的概念,但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可以说没有做到按时节科学种田,这就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所以高辛就夜观天象,日观大地,制订了节气,真是个全才。节气可以说是华夏农业史上一次伟大的发明,使得农耕文明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当首领当的这么牛逼,可是家庭生活却是一片青青草原,他的孩子们大多来路不明。据说他有四位妻子,大老婆说她的孩子也是踩了巨人足印怀上的(这个多老的梗了,还在用),当时很多家族都会杀掉长子,避免这是母亲嫁过来之前就怀上的,高辛算是比较仁慈了,就叫他老婆把孩子放外面给别人领去好了,但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传说他的孩子放在外面时,所有动物都不敢靠近,还有很多鸟围着他。后来这个孩子就被捡回来了,起名为后稷(周的始祖,别号农神),是个伟大的农业家。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高辛的二老婆又告诉高辛,她有次在外面游玩吃了个鸟蛋就怀孕了,高辛真是老实人,说了句“呵呵”就作罢了。这个孩子呢就是子契(商的始祖),他在农业和管理火种方面也作出了不菲的贡献。
你以为这样就结束了吗,还有更伤人的,高辛94岁的时候,他的三老婆直接报来一个小孩,可能梗都被玩坏了,于是都没有编过故事,高辛无可奈何,老了老了还要头顶一片绿,给孩子起了名字,放勋(后来的尧帝),也不再追究。
高辛在临终前把首领的位子交给了四老婆的儿子,唯一一个来路正常的儿子挚,泪目三行。但是这是一个错误的选择,挚能力明显不足,而且据说他在位时荒淫无度,使得四方扰乱。高辛长子和次子并没有得到封地,而是做了普通百姓,这可能也是挚对于他们的担忧,但他给了最小的弟弟放勋一块又远又小的封地唐(在今河北省中部的唐县),放勋的故事后面再说,先给高辛做个总结。
高辛重要意义同高阳,在华夏文明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中流砥柱的作用,高辛本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本没啥缺点,深受后世帝王的推崇。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