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频言情 > 回到宋朝当暴君 > 第250章 想要重新谈判的金国(第二更)

第250章 想要重新谈判的金国(第二更)(1 / 2)

书名:回到宋朝当暴君 作者:画凌烟 字数:2064

“他不是受伤了吗?”
“已经好了,年轻人伤筋动骨,好得快。”
胡铨是个有抱负、有理想、有冲劲的年轻人,让他在新农政、新报社里多加历练,成长速度才够快。
“哦,那便好。”
“他会协助你来处理这些事,朕也会充分相信你。”
赵官家把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胡寅只好说道:“承蒙陛下器重,臣必不负重托。”
这里面最最重要的其实是要建立一套信息快速传递网络,东京城如何快速控制各地报纸刊登国家大事?
如何快速将朝廷的声音传达到各地基层?
在各路扩大新政,必须牢牢掌握舆论,击穿地方官、乡绅、地主的层层障碍,将真实的意图传达到基层。
如果办不到,基层就极其容易被守旧势力煽动起来。
说回到基层,又是必须与监镇官制度相联系的。
只不过监镇官制度才开始在京畿路推行,还没有成熟,不可能立刻配合“报社”,往各路铺开。
现在的各路新政都还在初步阶段,也急不得。
但建立高效的消息传递网络,其实还有一点极其重要。
什么?
马!
大宋是缺马的,严重缺马。
大宋朝自然有大宋朝的邮驿体系,而且遍布各路。
赵匡胤开国以后,为了加强对地方控制,大力建设,达到空前,而且军事色彩浓重。
例如历史上赵构十二道金牌,如何发到岳飞那里?
就是用的邮驿体系。
而且大宋朝的邮驿体系有三种:步递、马递、急脚递。
成熟、广泛,不仅仅用于军事,还有政治、商业。
但最短板的就是马递,缺马,好马多放在军队里了,老弱病残都扔到邮驿中。
当然,重振大宋的马政,也在赵宁的规划中了。
买马是需要大量的钱的,前两年的钱都用在打仗上,现在战争得到了缓和,之后的军费肯定相比之前会节省一些下来。
而且随着新政不断退下去,反贪、肃查的执行,赵宁预估财政还会进一步提升起来。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已经是年底,新年即将到来,东京城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随着粮价的下降,民生的压力也逐渐缓和了许多。
赵宁也感觉前所未有的轻松,淮西的那些事,他先压着,席贡、刘光世的处置,也先压着。
他在等待一个时机。
什么时间?
金国下一步的反应。
到底还打不打?
如果还打,有些事还得继续往后压。
例如处置席贡和刘光世,就还得往后压,因为这牵涉到陕西各军政派系。
刘光世的老爹刘延庆是西军中的重要角色,本身就是将门。
席贡也有一大堆人想保,把责任往张浚身上推。
这个时候把席贡砍了,必然是影响各路人心的。
如果金国不打了,好了,可以关起门来砍人了。
十二月二十九日,除夕的前一天,上京。
锡林赫鲁带着一腔怒火和委屈,回到了上京,并且见到了完颜吴乞买,然后如实汇报了这次出使大宋的经过。
甚至添油加醋。
很快,这事勃极烈们都知道了。
完颜宗翰毫不客气说道:“宋人根本没有议和的想法,只有再次发兵,逼迫宋国皇帝,他才知道自己的处境!”
而完颜宗磐则是嘲讽的:“在派使者之前,我就说了,提的条件过于苛刻,我们多次兵败,宋国皇帝为何要称臣,他是皇帝,又不是傻子!”
并且完颜宗磐再次强调:“议和之事,是宗望提的,议和之后的对宋政策也是宗望提的,为何议和的条款,却没有让宗望参与?”
这下说到众人的心坎儿上了。
这次派使臣去,国书里的许多内容,是绕开燕京的宗望的。
什么称臣、纳贡,出使之前,上京制定的时候,嗨得一逼,甚至已经做梦梦到赵官家跪在使臣面前对大金国的议和国书感恩戴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