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烈火南明二十年 > 第197章 秦良玉

第197章 秦良玉

书名:烈火南明二十年 作者:青弋渔夫 字数:4249

高衡看了看四周,只见将士们将自己的马袋全部掏空,把干粮分给了在场的所有人,两千人的干粮分给一万多人,填饱肚子肯定是不够,但最起码不会饿死了,有一点食物充饥,人也会好受很多。
得了食物的民众就像是约定好的一般,也不知道是谁带的头,噗通噗通,民众们一个接着一个跪在地上,然后变成了上万民众黑压压跪了一片。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听说过兴华军的名号,不过今日是第一次看见兴华军的真身。
民众们山呼道:“多谢军爷救命之恩,多谢军爷救命之恩。”
高衡连忙扶起了身边跪地的妇人和小男孩,然后翻身上马对民众们喊话道:“乡亲们,我叫高衡,是兴华军主帅,不知道本人说汉话你们能不能全部听懂,如今莫敬完已死,莫朝被沙定洲攻灭,但是还有包括你们在内的大量无家可归的民众,仁义不失而攻守之势异也。我兴华军自成立以来,从来都是广施仁义,在兴华军治下,不许民众没有粮食吃,没有衣服穿,没有房子住。”
他顿了顿道:“如今,莫朝已经成了一片废墟,但兴华军愿意帮助大家重建家园。后续部队即将抵达,还会有更多的食物供应给大家,希望乡亲们不要丧失活下去的信心,只要人在,我们就能把曾经属于我们的一切都找回来。我高衡承诺,从今天起,兴华军将会对你们进行帮扶,给你们每个人提供三个月的口粮,这些粮食陆续会从下琅州转运过来。你们先安心修复家园,高平府已经变成了一片白地,没有恢复的必要了,我会派人来帮助你们,在高平府附近选址重建。你们去拆掉高平府的城墙,把石料收集起来,再次利用。”
高衡振臂一呼道:“一年时间,一年之内,兴华军保证让大家过上安定的生活。”
“高大帅万岁!”不知道是谁带头喊了一声,民众们立刻跟着大呼道:“高大帅万岁!高大帅万岁!”
“乡亲们,我高衡只是蒙大家信任,出任兴华军的统领,真要说万岁,那也是兴华军全体将士万岁!”高衡高呼道。
“兴华军万岁!兴华军万岁!兴华军万岁!”万人振臂高呼的声音经久不息,这一刻,他们已经重新找到了主心骨,莫朝没了,但是兴华军在,跟着兴华军,他们就能活。
兴华军在高平府发放粮食赈灾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飞出去,大量无家可归的民众朝着高平府汇集,关键是这一茬原先并不在高衡的计划之中,这么多民众在此,兴华军只能先将抢救民众作为第一要务。
“将军,末将手下的兄弟们探查过了,沙定洲烧掉高平府之后全军立刻撤出,现在已经快到了云南边界了,如果我们的骑兵不追,恐怕就没机会了。”高平府城外临时行营,陆涛对高衡禀报道。
高衡点点头道:“你说得对,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恐怕追击沙定洲的方略要先放一放了,莫朝的情况比我们想的复杂一些,我们从谅山府出发,即便是要进入云南,莫朝也是我们绕不开的地方,如果莫朝不能保持稳定的局面,我们用兵的风险就很大,毕竟后防不稳,对我们的补给线影响太大了。”
陆涛表示明白,王奇问道:“那大帅的意思是?”
“你立刻派人去通知统帅部,虽然莫朝的土地面积不大,人口也不多,但这个规模也不小了,至少比我们一府之地还要大,如果不能治理好,将会是个大麻烦。相反,治理好了,将会对兴华军的发展有巨大作用。你们看这里的民众,本来就接受华夏教化,从血统上说很多人更是流淌着华夏血脉,语言和生活习俗方面都没有太大的障碍,这么好的一块地方,如果不能经营起来,太可惜了。”高衡道。
他在地上捡起一根树枝,然后比划道:“你们看,如果原本的莫朝领土也全部划给我们来管辖,那么我们的实际控制区就会跟云南接壤,茶马古道,云南的物产极为丰富,我们现在缺的东西太多了,但是通过云南,我们就建立了另外一条通商的线路。还记得大明全图吗,云南的西北角是哪里?”
旁边的阿木一拍脑袋道:“乌思藏都司、朵甘行都司!大帅,马,我们要的马!”阿木的汉话原本说的不是特别好,毕竟是彝人,后来在军中慢慢锻炼,现在正常交流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如情绪比较激动的时候,就容易忘词,说话也有些断断续续。
众人听了一会,才明白阿木的意思,王奇立刻接话道:“对啊,高原产马,若是我们把这片土地经营好了,然后灭了沙定洲,那么跟云南的贸易路线就能畅通无阻,借道云南,我们可以搞到高原马,这可真是太好了。”
高衡点点头,“不错,正是此理,除此之外,云南地区矿产也很丰富,比如火石矿、煤矿,都是我们急需的资源。”
宋志道:“天啊,真的是一块风水宝地啊,可不能落在沙定洲这个浑蛋手里。”
看到了莫朝民众的惨状之后,曾经有过相同经历的兴华军官兵受到了深深的刺激,自己身上曾经接受的苦难已经结束,但看到别人经历跟自己一样的惨景,心中除了同情还有愤恨,本来大家就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为什么总有人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这个沙定洲简直是畜生不如。
这种行为在将士们中间激起了极大的愤慨,大家愈发觉得高衡这个主动出击的策略是正确的,否则,等着沙定洲打过来,虽然兴华军将士们有信心打赢,但战火如果在自己的土地上燃烧,这是将士们无法忍受的。
见众人明白了自己的意思,高衡立刻道:“我们要做两手准备,这块地方,未来会被编入临滇府,但眼下,我们先要安抚民众,接收土地和人口。本帅已经派人回去通知统帅部,调集人力和粮食前来支援,眼下,我们先要安抚民心。阿木。”
“末将在!”阿木抱拳道。
“你的骑兵旅全部分散出去,你们行动快,务必在最短时间内将情况通知到莫朝各处,莫敬完已死,现在这里由兴华军代管,你们的骑兵去各地接收城池,记住,好好说明情况,不要发生任何冲突。”高衡命令道。
“得令!”
“王奇、宋志!”
“末将在。”
“你们二人的队伍沿着高平北部的官道继续北上,进入茶岭和蒙恩州一带,那里是莫朝的边界,你们在这片区域驻扎,震慑沙定洲。后续部队休整之后陆续到达,我军机动能力有限,劳师远征不是本帅一贯的用兵方法,我们先把这里的局面稳定下来,再谈后面的事情。”高衡对二人道。
“明白!”二人重重抱拳,随即下去布置。
兴华军这边紧锣密鼓准备接收莫朝的领土,在高衡看来,这里有十几座大小城池,数十万民众,相对于兴华军来说已经是一股不小的力量,所以必须沉下心来好好经营才行。
彼时的安南,在明朝时候曾经进行过人口统计,大约是五百多万人口,但被郑主、阮主等几家分割,郑主占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阮主麾下也有一百多万人口,余下的一百多万基本上由北河国和莫朝瓜分。所以粗略估计,即便是经过沙定洲的攻掠,莫朝剩下的人口也有五十万之多,这个人口几乎跟现在兴华军控制的人口持平,甚至还要多一些。
如果经营好了,统帅部治下就有超过百万的人口,这在古代来说已经是了不得的人口数量了,若是按照郑主的方式征兵,不计代价的话,至少可以获得十万以上的兵力,只不过兴华军走的是精兵路线,而且还需要大量的装备支撑,所以即便拥有这么多人口也不可能征召十万以上的军队,但高衡心中大致盘算一下,三五万人恐怕还是能组织起来的。
“老太君,老太君,在下,在下恳请您施以援手,帮帮沐王府吧。”就在高衡这边高歌猛进,兴华军击败沙定洲,收复莫朝所有领土的时候。在遥远的石柱宣慰司都司衙门内,数十名将领济济一堂,中间一个年轻人单膝下跪,重重抱拳对坐在上首的一名老者说着什么。
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坐在上首的这名老者竟然是个老太太,拄着一杆虎头拐棍,虽然白发苍苍,但是目光有神。年轻人单膝下跪,老太太连忙道:“小公爷,万万不可如此,你这是折煞老身了!”说罢,拄着拐棍就要起身,身边一员战将立刻上前扶住她,“祖母,你老人家慢点。”
“懂不懂礼节,还不赶紧去扶小公爷,扶着老身做什么,老身还能动!”老太太将虎头拐杖戳得咚咚响,对年轻将领道。那年轻将领不敢怠慢,立刻上前将地上的年轻人扶起来,年轻人只是不起,对老太太道:“老太君若是不答应,在下今日就不起来了。”
老太太急忙道:“小公爷,你这是作甚,老身何时说了拒绝的话,只是跨境用兵,又无朝廷调令,需要从长计议才是,但是有一点老身可以保证,都是大明军队,互相支援本来就是本分,如今有人作乱,平定叛乱自然是义不容辞。”
老太太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年轻人也知道不能做得太过火让老人家下不来台,便起身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这老太太便是石柱宣慰司的一把手,大明朝第一女将秦良玉,就在上月,她刚刚被在福建上位的隆武帝加封为太子太保、忠贞侯。老太太已经是七十岁高龄,除了动作有些迟缓之外,耳不聋眼不花,思考事情很有条理,有她在,石柱宣慰司就有主心骨。所有人都围着老太太转。
而座下之人便是特意来石柱宣慰司求援的沐天波,当日昆明遭到突袭,沐天波的母亲和妻子皆被沙定洲所杀,他自己带着残兵败将一路逃到了云南东北部,这才安顿下来。但他无时无刻不想着收复昆明,可沙定洲势大,几乎将云南南部全部拿下,云南作为大明的西南边陲,本来就不是什么富裕的地方,朝廷能给的军饷和军备很有限。云南当地的卫士兵战斗力很差,也就是沐王府直属部队战斗力比较强,接下来就是土司兵,可现在土司兵作乱,直属部队被打得大败,损失惨重,沐天波清点一下,麾下能用之兵只剩下两万不到,沙定洲动不动就搞出八万十万人马,他这点人还要攻城,肯定是不够用。
所以沐天波想到的就是借兵,但放眼望去,可借用的兵马实在不多。张献忠入川之后,四川基本上被大西军控制,去四川借兵肯定是行不通,去其他地方又是路途遥远,加上清军南下,鬼知道能不能借到兵,思来想去,最有可能且距离较近的地方就是石柱宣慰司,秦良玉老太君的兵马。
秦良玉忠君爱国,麾下三千白杆兵能征善战,找她帮忙,有九成把握。所以他不敢怠慢,安排妥当之后立刻起程,为了表示自己的诚意,他亲自来秦良玉这里搬救兵,这才出现了刚才的一幕。
按明朝制度,沐王府是世袭国公的爵位,秦良玉不过是一个地方土司,虽刚刚被封为忠贞侯,但说来说去只是个侯爵,跟沐王府可不是一个级别的。但现在形势比人强,沐天波嘴上急得都起了几个燎泡,还讲究什么身份。秦良玉也看出来了,沐天波这回是真急了,要不然也不至于亲自前来,所以她也不废话,把将领都召集来了,就连在边界地区防备张献忠的将领也回来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