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41章 一锤定音

第41章 一锤定音(1 / 3)

书名: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作者:青红 字数:2511

朱瞻基此举,真正意义上加固了皇权。
可以说,一旦事成,他将是最具有实权的皇帝。
朱元璋、朱棣都是权势超大的皇帝,但他们靠的是武将,靠的是铁血手段,并非在制度上压人一等。
而朱瞻基则不同,内阁的提升,让皇帝和六部争权,变成了内阁帮皇帝和六部争权。
六部哪肯答应,一旦同意,那六部真就成了照本宣科行事部门,权势可谓是一落千丈。
“皇上三思……!”六部官员呼呼啦啦跪了一地。
朱瞻基语气淡淡:“这是朕一思再思,再思而三思后的决定,诸卿莫要再论。”
你说不论就不论啊……六部肺都快气炸了,连带着增设巡抚的收获感,也荡然无存。
“皇上,内阁实权过大,于江山社稷危害甚大!”
蹇义、夏原吉两个最有实权的大佬,语气坚决:“请皇上收回成命。”
朱瞻基心说:果然,没这么容易解决,不过没关系,早就料到你们会有这么一出了。
他看了眼李青。
这次,李青没有躲避,他也想尽快解决朝堂上的事儿。
待局势平稳后,大力发展南方贸易,北方开荒,然后去草原上溜达一圈,秀完肌肉后,他也好功成身退。
一道清朗的声音响起:“皇上,臣有本奏!”
群臣循声望去,见是李青出班,嘈杂的大殿立即安静下来。
“李卿有何本奏?”
李青拱手道:“皇上,内阁实权过重,于朝局弊端过甚,若无六部牵制,祸患无穷。”
闻言,六部官员神色一缓:果然,李青虽然混账,但终究是自己人,紧要关头胳膊肘还是往里拐。
一时间,他们望向李青的目光前所未有的和善,甚至有人反思以前把李青看的太不堪了。
内阁如临大敌,唯恐皇上收回成命。
黄淮眉头一皱,便要出班相驳。
杨士奇眼疾手快,一把拉住了他:你傻呀,跟李青斗能有好果子吃吗?
眼下局势尚不明朗,这么急着站出来,恋权之嫌太大了。
黄淮读懂了杨士奇的眼神,不甘的回班。
所有人的目光都汇集在李青身上,六部暗喜,内阁紧张;
都察院却是神态平和,满脸轻松,反正他们的那一份儿已经吃到了,至于内阁和六部……去他们的吧,俺们不掺和。
之前还和内阁统一战线的都察院,毫不犹豫地抛弃了内阁。
朱瞻基神色不悦:“你也质疑朕?”
“臣只是实话实说罢了。”李青语气淡淡,逼格十足。
六部:李尚书威武!
内阁:就显着你了是吧?
朱瞻基嗤笑道:“朕此举是为更好的分工,更高效的执政,莫非你有更好的办法?”
“微臣不才,确有办法。”
“是吗?”朱瞻基哼道:“说来听听。”
李青道:“吏部尚书应该有反驳票拟的权力,常言道:智人千虑必有一失,皇上圣明不假,但难免有所纰漏,
内阁的票拟,必须要有人质疑!”
“臣附议!”蹇义当仁不让地站了出来。
内阁:不要脸!
朱瞻基纠结半晌,怏怏道:“好,依你。”
内阁有些急,他们可不想来一个碍事儿的。
六部也有些急,仅一个吏部尚书碍内阁事儿可不行。
“皇上,臣还有本奏!”李青又道。
闻言,双方只得按耐住性子,静听下文。
“准奏。”朱瞻基语气有些不满。
李青仿若未闻,继续道:“皇上此举实在不利于朝局,除内阁外,必须还要有一方势力介入,以达到相互制衡的效果。”
都察院精神大振:这不就是俺们吗?永青侯牛逼!
六部眉头紧锁,内阁也满心愤懑:都察院这是走了什么狗屎运?
朱瞻基哼道:“少卖关子,直接说是什么势力吧?”
“宦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