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欺负人(1 / 2)

书名: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作者:青红 字数:2630

于谦大感放松,在没有绝对实力的时候,想保持中立,几乎是妄想。
如之前蹇义所说,身处权力旋涡,大多时候都身不由己,派系之争时,想置身事外难如登天。
便是吏部天官,亦不能免俗。
李青是个特例。
“李尚书,你应该有能力终止这场争斗吧?”于谦问。
“这你就高估我了,”李青摇头,“除了皇上,没人能终止,便是他,也要做出取舍才能解决!”
于谦怔了怔,苦叹道:“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南方、北方都有一大堆事要做,一直内耗下去,该如何是好啊?”
“在其位,谋其政,你就不用操这么多心了。”李青笑道,“若如你这般,那皇帝也不用做了,愁都能愁死。”
于谦脸上一热,讪讪道:“下官只是觉得…如今大明正是大力发展之际,这样于国计民生不是好事。”
“放心吧,闹挺不了多久。”李青笑了笑,“对了,这段时间本官疏于政事,关外的局势如何?”
于谦放下茶杯,道:“边关未受到侵扰,但草原并不太平,鞑靼仍是草原第一大部落势力,时常侵犯其他部落,正在逐步壮大。”
“哦?”李青皱眉道,“现在发展到什么规模了?”
“尚书放心,离昔日巅峰差的远呢。”于谦一丝不苟的脸上,难得露出笑意,“永乐二十二年那一战,鞑靼折损太过严重,大本营遭到污染后,极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发展,
根据分析,他们现在的可战之力在四万上下,不超过五万,不足以威胁大明。”
李青笑着点头:“瓦剌呢?”
“瓦剌有大明茶马贸易政策扶持,发展迅速,”于谦道,“虽还赶不上鞑靼,却也能与其分庭抗礼,不再一味的挨打。”
李青沉吟片刻,“鞑靼有没有进攻瓦剌?”
“未曾!”
“不对劲。”李青皱眉道,“鞑靼不会不明白,若一直放任瓦剌不管,迟早会被超越,甚至会被吞并,岂会眼睁睁看着瓦剌做大?”
于谦微微点头,突然他脸色一变,忙道:“会不会是他们达成某种协议了?”
“不排除这种可能,但可能性不大。”李青沉吟道,“草原部落一向视劫掠为天性,况且他们之前的仇怨太大了,我倒更倾向于鞑靼在憋大招。”
顿了顿,“这件事你多上心,待朝局平定后,明军得再出去一趟。”
打不打仗不要紧,但得保持武力威慑。
不然,时间一长,难免不会有人起异心。
包括大明一直扶持的瓦剌。
“下官记下了。”于谦拱手。
两人又聊了会儿,于谦告辞离去。
送走于谦,李青也不禁沉思起来,以他对鞑靼的了解,对方绝不会如此老实。
不进攻大明还可理解,毕竟他们现在实力不允许,可坐视瓦剌做大就很可疑了。
“嗯…不管他们又搞什么阴谋诡计,在大明绝对的实力面前,都将土崩瓦解。”李青冷笑,“想一家独大?痴心妄想!”
不过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朝局,内部不稳的情况下,朱瞻基无法亲征。
“得抓紧了。”李青轻声说:“明儿我得添把火。”
……
次日。
奉天殿。
李青到时,六部、内阁、都察院已经开干了。
趁着皇帝还没来,一群人开始了互怼模式,此前唯唯诺诺的都察院,现在重拳出击。
毕竟老本行就是言官,他们喷起人来战斗力爆表,饶是六部树大根深,也有些遭不住,尤其内阁也在使坏。
六部一打二,已经有些吃力了。
过了会儿,朱瞻基踏入大殿,群臣行礼。
君臣之礼过后,不用朱瞻基发话,他们就自发相互攻讦起来。
俨然又是一出好戏。
李青早有预料,所以做足了准备,掏出腰包里的瓜子儿嗑了起来。
这一阶段的争斗,他不打算下场。
朱瞻基也超然世外,静静欣赏着他们互喷。
双方互喷了小半时辰,最终图穷匕见,都察院、内阁统一口径:六部反对是做贼心虚,大明地方官儿,自下而上沆瀣一气,欺君害民。
六部大动肝火,激动的表示:诽谤,都是诽谤!
都察院表示:你们要心里没鬼,就让我们去查。
六部哑口无言。
朱瞻基见火候到了,清了清嗓子,开口拉偏架:“都察院、内阁的担忧不无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