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 第17章 国库吃紧

第17章 国库吃紧(1 / 2)

书名:我在大明长生久视 作者:青红 字数:2811

朱高煦就藩了,不管愿不愿意,内心怎么想,他都就藩了。
汉王就藩,文臣欢喜,武将沉默,总之,大事定矣!
李青得知消息,心里舒服许多,觉得这样挺好,朱高煦不是当皇帝的材料,这样对他,对小胖,乃至对大明,都有好处。
大明建国已三十多年,朱棣严格意义来说,也是个武皇帝,要是后面再来一个武皇帝,加起来大几十甚至近百年的武皇帝,并不是什么好事。
天下需要治理,而治理天下需要文臣,就如户籍制压的百姓没有奔头,若让文臣没了奔头儿,那就得不偿失了。
文臣可以压制,但不能压死。
庆幸之余,李青不禁感叹:“这娘们儿手段真的顶,就这么润物无声的解决了。”
看似徐妙云狠心,实则她是为了憨憨着想,也是为了小胖着想。
赵王、汉王先后就藩,京师就剩一个小胖,朝堂平静下来,文臣干劲儿十足。
朱高煦的就藩,不仅文臣武将心静了,朱棣也不再抱有幻想,一心一意的培养小胖…的儿子。
小胖虽然扶不动了,朱棣却也没有彻底放弃,给他安排了两桩亲事。
——娶郭英之子,郭铭之女。
——娶张玉之子,张辅之女。
这一来,开国勋贵、靖难功臣,都和太子搭上了线儿,他日小胖登基,他们就是国戚。
朱棣这么做,也是为了安抚武将,顺便压压文臣气焰,省得他们得意忘形。
联姻老套了点儿,却十分奏效,小胖成了人生赢家,整日春风得意。
……
东宫。
李青看着眼窝发黑的小胖,皱眉道:“女色如狼似虎,你要节制啊!”
“青哥,你说这事儿它怎么就不腻呢?”小胖放下奏疏,贱兮兮道,“听说你给我爹开的方子很有用,给我也开一个呗。”
“……”李青无语,“你父皇可不像你,人家整日忙着国家大事。”
“我也忙啊!”小胖摊了摊手,“你看我闲着了吗?”
李青没好气道,“你这好色又好吃,还整日处理政务,铁打的身体也扛不住啊!”
“嗨~人生在世,吃喝二字。”小胖满不在乎,“要是为了活久些,禁这个,忌那个,活着还有啥意思,我这已经够累了,还不能享受享受了?”
顿了顿,笑嘻嘻道,“青哥,就咱俩这交情,你可不能藏私啊!”
“好,那就给你开一个。”
李青提笔写下一副药方,“一日一次,为期半年。”
“一日一次就一次吧。”小胖接过药方,如获至宝,“日前服,还是日后?”
“……”李青无奈道,“晚上,事前。”
“哎……别走啊,再聊会儿啊。”
李青头也不回地走了,心说:“小胖你莫怪青哥,青哥也是为了你好。”
他给小胖开的并不是什么增强体力药方,而是嗜睡的药。
这厮实在太纵情了,不管不行。
一出门,迎面就遇上的朱棣。
“朕正要找你呢。”朱棣拉住他,“走,去御书房说。”
“皇上有什么事儿啊?”
朱棣道,“三宝上奏说,后年开春大概就能完成宝船铸造,织造局一个不够,你去苏杭再弄两个出来,还有瓷器……”
来到御书房,君臣二人坐下,朱棣神采飞扬的说着自己的打算。
李青听的直皱眉:“皇上,臣以为,还是给富绅留点余地比较好。”
“他们够富的了,少赚些不要紧。”朱棣没好气道,“朕又没从他们手里抢。”
李青苦笑道:“这有什么区别啊?”
“少废话,让你干你就干。”朱棣不悦道,“朕需要钱,国家也需要钱,难道江山社稷、天下百姓,都要为富绅让路?”
“这个……”李青砸吧砸吧嘴,无言以对。
沉吟片刻,李青道,“织造局还行,但瓷器、茶叶什么的臣不懂,也分身乏术。”
顿了顿,“现在最重要的是,把富绅空出来的桑田补上,没有桑蚕,再好的织机、技艺再高超的纺织工人,也织不出绸来。”
“这个朕已经知会夏原吉了,你大可放心。”朱棣道,“你安心弄织造局就成,至于瓷窑……既然你忙不过来,朕找其他人办就是。”
李青点头,问道:“皇上,咱大明的国库还够支撑吗?”
“有一点紧张。”朱棣骂骂咧咧,“都是建文那混账乱撒钱,赋税本就不高,他一通乱降,加上靖难之役的花销,把国库都快薅干了,娘的……
朕还没花呢,就没钱了!”
其实朱棣也没少花钱,而且比建文花的还猛,但他花的钱,几乎都用到了正处,这一点,确实比建文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