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最强钉子户 > 第469章 田亩产量和火炮厂

第469章 田亩产量和火炮厂(3 / 4)

书名:明末最强钉子户 作者:凶名赫赫 字数:5023

这是一种非常优良的技术,是一战时候的技术。
泥模法与失蜡法,打造一门火炮都需要两个月。
其中失蜡法,虽然不受季节限制,但成功率不行,十门炮最多有三门炮才合格。
而用铁模法,十门炮可有五门炮成功。
打造一门火炮,需要时间不超过一个月,不受天气影响。
去年年末火炮厂成立后。
由罗田森为管事,炮兵千总王钩也挂了一个府管事的虚职。
以表示他炮兵总,对打造火炮的重视。
在工厂成立之后,又从其他相关各厂选了一百多个技艺精湛的工匠进入厂内任职。
此时,温越视察火炮厂。
进入之后,便是一股热浪涌出,到处可见铁浆在滚烫。
所有工匠都在认真做事。
火炮厂的副管事,叫周洛祥,是个年纪五十的老人。
他世代都是匠户,为朝廷做事,在铸造红衣大炮上有着极高的造诣。
情报局将他弄过来,还费了老大的力气。
温越见他的时候。
周洛祥正带着一副眼镜,注意力全在一门刚刚打造好的火炮上。
看到他戴着的眼镜,温越总感觉古怪。
这眼镜只有一块镜片,两边用着精致的铜料固定住,然后用一根细绳绑在脑后。
在明代,眼镜虽然存在但并不普遍,人们更习惯称之为叆叇。
许多人佩戴眼镜主要是为了图个好兆头或显示身份,而非出于实际视力矫正的需求。
然而,对于周洛祥来说,他确实眼睛不太方便,既有近视又有老花,这副眼镜的确给他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周象辂全神贯注于工作,以至于王斗和其他人的到来都没能察觉。
直到罗田森叫了他一声后,他才反应过来,匆忙将眼镜推至一侧,急忙过来行礼。
王斗亲切地搀扶起周象辂,询问道:“周管事,在火炮厂工作还不错吧?”
周洛祥道:“一切如意,这火炮厂正是小人梦寐以求的地方。”
这是当然。
他在火炮厂工作,不仅待遇优厚,地位尊崇,为众人的管事,管着上百工匠,王斗还时常召见并设宴款待。
对他而言,这里简直是理想中的乌托邦。
周洛祥原先工作的作坊里,他也曾是个管事。
但那里缺乏活力,远不及这里这般充满生机,能够让他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
“将军,这火炮厂已经铸造了红衣大炮五门,每门都可以装填六斤重炮子。”
周洛祥一边领着温越等人在工厂内走动,一边兴奋道:“而去年时,小人依照将军所说的,研究者铁模铸造之法,恰好打造了十门出来,正要勘验质量是否合格。”
越往火炮厂里走,可以看得越清楚。
火炮厂的工匠们都采用铁模法铸造火炮,场面热闹非凡,每个人都忙着各自的任务:有的调配浆料,有的倾倒熔化的金属,还有的操作复杂的起重设备。
铁模铸造的过程步骤不少。
首先要在铁模的内壁涂上两层浆料,底层是由精细的稻壳灰和砂泥混合而成,表层则是精选的极细煤粉与水的混合物。
接着将两个半模结合,用铁箍固定并加热,逐步组装,最终注入熔融的金属。
待金属凝固成型后,像剥竹笋一样去除铁模,就能取出光滑无瑕的炮身,整个过程迅速高效,大幅缩短了制作时间。
尽管王斗只是提供了铁模铸炮法的基本概念。
具体铁模法打造火炮的细节,还需要周洛祥他们这些工匠自己探索研究。
不过他们这些技艺精湛的工匠来说,技术上的挑战并不大,关键这一点的通透。
周洛祥对铁模法的赞誉有加:“将军,这铁模法打造火炮极其简单,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同时炮口的光滑度也有保障,以往存在的瑕疵都能不见,真是万利之法也。”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铸炮匠,周洛祥打造过无数次火炮,红衣大炮,弗朗机炮不知打造过多少。
传统的铸造方法通常耗时费力,而温越给出的铁模法不仅打造火炮迅速。
还解决了炮膛内部粗糙的问题,减少了火炮爆炸的几率。
因为每次都能提出“新想法”,给出关键的那点“通透”。
对于工匠们的称赞温越早已麻木。
温越摆了摆手,又问起另外一事:“周管事,教习工匠打造火炮的事情,如何了?”
温越关注的是有关工匠人才培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