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 第二十四章 胡惟庸:忽悠,接着忽悠!

第二十四章 胡惟庸:忽悠,接着忽悠!(1 / 2)

书名: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作者:楚国隐士 字数:2533

第二十四章胡惟庸:忽悠,接着忽悠!
看着朱元璋那晦涩难明的表情,胡惟庸难得的紧张了一下。
不是,老朱你这人咋回事?
怎么你这抗性这么高啊?
不吃忽悠是咋地?
我头一回正儿八经跟你当面对线,这话术你难道一点都不吃?
不可能吧?
上辈子咱也是干过销售的,忽悠人也是一把好手来着!
朱元璋沉默了片刻,咂咂嘴,有些意味难明的说道:“这个,惟庸啊,你这么一说吧,倒也有些道理。”
“不过,咱还是觉着,你这题目是不是太过晦涩了?”
“毕竟,一般学子哪有伱这么聪明!”
听到老朱这捎带手的还夸了自己一句,胡惟庸顿时松了口气。
这态度还行,至少客户关系还在,客户态度还没掉到无药可救的地步。
胡惟庸脑海之中疯狂闪动了片刻后,都没起身,就坐在墩子上,冲着朱元璋拱了拱手道。
“陛下,恕臣不敢苟同,这考题,固然有些难度,可臣也是为了大明好啊!”
“哦?具体说来听听,咱倒想听听看,你这是个什么说法!”
胡惟庸这话一出,朱元璋还真就来了兴致。
要知道,胡惟庸之前是什么职位?
丞相啊!
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啊!
所以,当胡惟庸开口说为了大明考虑的时候,朱元璋还真不会当他是在忽悠。
因为丞相就是干这个的啊。
胡惟庸略微捋了捋思绪后,沉声道:
“陛下,臣是跟着陛下一路打过天下的,咱们都知道,那些只会之乎者也、咬文嚼字的学子,哪怕当了官儿,也不过是個泥塑菩萨。”
“甚至,好些这样的学子,当了官儿后,连个泥塑菩萨都当不好,要么被人欺上瞒下的架空,要么贪欲作祟上下其手。”
“说白了,他们压根没那个施政的能力,他们最大的本事就是读书了!”
“所以,趁着这次陛下钦点臣当主考的机会,臣想试着改一改!”
胡惟庸说到这里,自己都信了,感觉自己真像个为大明鞠躬尽瘁的忠臣一般。
朱元璋听到这儿也是感慨不已。
作为一位自草根崛起的帝王,胡惟庸所说的这些话,他体会可太深了。
可一直以来,他对于这种情况哪怕深恶痛绝,却只能通过杀人来威慑。
如今听胡惟庸这么一说,貌似,从科考上就想出法子来了?
这无疑让朱元璋兴趣大增。
“惟庸,细细讲来!”
胡惟庸见客户主动产生了互动,顿时心中一喜,得,路子重新续上了,大事可期啊。
“是,陛下!”
“臣刚刚就说过,三个破题思路,其实就是选出三种不同的人。”
“第一种以规矩破题的,这种人读书读得深,而且还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真正有了学问的这种。”
“这种人可以进翰林,让他们专心学术、皓首穷经认真研究学问去。”
“大明以后的文风能不能远迈汉唐,就看这些人的本事了。”
“第二种以天命破题的,这种人读书颇杂,涉猎甚广,关键是脑子还活络。”
“这种擅长机变、脑子灵活还懂得各种杂学的,最适合丢到地方上历练。”
“因为他们懂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既不会被下面人蒙蔽,也不会面对当地一应事务措手不及。”
“只要在当地历练上几年,便能一跃而起,将来都是封疆大吏的好苗子。”
“而最后一种,学的既不深也不杂的,咱们也得看到他们的优点,那便是老实、憨厚!”
“这等人,最适合去六部老老实实办差,他们性子憨实,没那么些个花花肠子,虽没那么多机变,但至少踏实肯干哪!”
胡惟庸说到这里坦然一笑,双手一摊道:“至于剩下那些人,读书读书不行,品性品性不好,那活该考不上!”
“毕竟,臣是要为国举才的,总不能选一堆废物出来吧!”
朱元璋听到这儿,整个人都乐麻了。
好,好,好,还得是咱们这帮子老兄弟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