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最强钉子户 > 第511章 袭洛阳

第511章 袭洛阳(1 / 3)

书名:明末最强钉子户 作者:凶名赫赫 字数:4952

驿站大厅陷入了一片寂静,只有众人急促的呼吸声回荡。
刚刚接到的关于襄阳毫无防备的军事情报,让每个人都心跳加速。
罗汝才眼中闪烁着光芒:“张老弟,这真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襄阳乃是军事重镇,里面储备了大量的军需和金银,若是我们能够攻下襄阳,不仅能掠夺大量物资,还能极大地提升我们义军的威名。
“而且襄阳城里还有襄王府,若是能除掉藩王,我等绝对声势大振!”
张献忠同样心动不已,思索着说道:“前几天,我们是不是截杀了官兵的信使,还缴获了一些檄文和军符令箭?”
罗汝才眼睛闪了闪:“张老弟,你是想……”
张献忠狡黠地笑了笑,说道:“我们的不是派了许多兄弟到官兵的城里去吗,我想派人带着杨老贼的信物潜入襄阳,与城内的兄弟们联络,制造混乱,然后趁机打开城门,这样我们的大军就能轻松拿下襄阳。”
罗汝才竖起大拇指:“高明,张老弟真是智谋过人,我自叹不如啊!”
张献忠放声大笑,站起来喊道:“好,就这么定了!火中取栗,险中求富!”
他喊来自己的义子刘修文:“修文,你带领老营的二十八名精兵立刻出发,携带官兵的檄文和令箭进入城内,制造骚乱,等我命令到时,立即为我大军洞开城门,此前千万不能露出破绽,明白吗?”
刘修文作为张献忠的心腹将领,不仅勇猛善战,而且机智过人。
张献忠将如此重任托付给他,也是对他能力的充分信任。
刘修文坚定道:“父亲请放心,孩儿定会顺利潜入城内,等父亲一到,就为大军开启城门!”
张献忠点点头,又转过头来,对罗汝才道:“还请罗老哥替我等守住后路。”
罗汝才清楚这种冲锋陷阵之事,张献忠得心应手。
因此他并不推辞,起身说道:“张老弟放心便是。”
……
在正月二十七日,温越带领大军自新野起程,仅用一天时间便抵达了襄阳府边境,正式踏入湖广地区。
然而,他并未直接渡过汉水。
而是选择将军队隐蔽在山区,每日派夜不收搜集情报。
温越之所以未立即进入襄阳,是出于对张献忠可能因获悉情报后,而加强戒备,不来了。
明末的这些农民军极其机敏,能够迅速分辨强弱。
一旦自己的大军出现,张献忠可能会改变计划。
此外,为了雪中送炭,在关键时刻救援襄王,过早渡过河,只会引起敌人的警觉。
根据夜不收的侦查报告,襄阳内外目前尚无异常动态。
另外,温越还通过情报局安排在襄阳城的间谍商人,补充了不少粮草。
青牙军一路疾驰,从洛阳赶至襄阳,士兵们每天只能食用炒面和干肉。
现在终于到达襄阳附近,可以改善一下伙食了。
到了正月底,温越甚至亲自伪装成普通商人,在卫士和夜不收的保护下,以富商身份探查襄阳周边。
一行人身穿里面穿着甲胄,乘船从樊城往襄阳过去。
路过的百姓商人等看到这支队伍装备精良,护卫们腰挎长刀,背负弓箭,虽然眼神中流露出敬畏之情,但并未表现出太过惊讶。
如今世道动荡不安,出门在外,没有武装护卫是不可能的。
只要不携带长矛、大型弩弓、铁甲战马等重型装备。
即使是携带各种火铳等,也不会引起太大的关注,人们只会好奇这是来自何方的豪强大贾,竟然拥有如此强大的护卫力量。
随着大船逐渐接近汉水的南岸,襄阳城的轮廓愈发清晰。
看着这高大的襄阳城。
温越不禁心生感慨,金庸老先生果然不曾欺他。
这襄阳城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其战略地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这座城市三面临水,一面依山,占据了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
在温越看来,襄阳城的城墙高大厚实,北侧城墙紧邻湍急的汉水。
这就已经是形成了天然的防御屏障,没有强大的水上部队根本无法在此展开攻势。
东面和西面则是面积极大的护城河,几乎如大江大河一样壮观。
遗憾的是,即使是最牢固的城池。
如果守城的将士不够得力,那么有这样坚固的防御,也是徒劳无益的。
……
一行人在襄阳城西的一处码头下船。
只见城郊人口密集,店铺林立,呈现出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商人们穿梭往来,各种地方口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热闹非凡的市井画卷。
温越对此并无太多兴趣,他的注意力集中在环绕城池的侦察工作上。
经过他的大致测量,襄阳整个城墙的周长约有十五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