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末最强钉子户 > 第471章 天地不仁

第471章 天地不仁(2 / 4)

书名:明末最强钉子户 作者:凶名赫赫 字数:4968

不过眼下进入保定府,米粮补给就困难了。
而让温越忧虑的是,接下来的真定府,德顺府,都是灾区……
“情报局在河南,在湖广诸地,积攒的米粮可有准备?”
温越策在马上,缓缓道。
熊一扬急忙回答道:“禀告将军,从去年开始,我情报局就已经联合关外以及永平府的许多商人,按照将军您的指示,在各地搜集有关流寇的情报,并且积极储备军粮。
“根据汇集到情报局的消息,目前在开封、洛阳、随州和襄阳等地,我情报局个储存了大军食用数日至一个月不等的米粮。”
“但是...”
熊一扬继续道:“如今关内多地遭受严重干旱,尤其是这河南地带,大米的价格飙升至每斗数千甚至上万铜钱,许多商家粮店都停止销售,粮草的购买极为困难。
“在过去几个月,湖广和苏州、松江等地又发生洪灾,那边的米粮价格也上涨到了每斗七八百银钱,市场上几乎没有米粮交易,民间百姓也都紧闭门户不出,无法寻到百姓购买。
“虽然若是再费许多心力,能够购得所需粮草,可这花费又要增加。”
熊一扬说道:“眼下大明各处大旱,特别中州之地,斗米千钱,甚至万钱,富家多闭粜,这粮草的购买,越来越难。上几个月,湖广,苏、松诸府大水,斗米七、八百钱,街坊罢市,乡村闭户。虽多耗心神,也可以买到粮草,不过这花费又多了数倍。”
关外的众多商人的利益,如今与温越紧密相连,同在一绳之上。
许多人被精心选拔后加入了青牙军的情报网络,遵从幕府的指派,到指定地点进行经营。
若是有资金短缺的情况,情报局还会给予必要的支持。
温越对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持续不断地收集各地信息。
同时还要储备粮食,以备大军行动。
为了保护这些商人的安全以及监督其行动,情报局还专门派遣了专门小分队。
听完熊一扬的话。
温越脸色不变:“钱不是问题,只要能买到米粮,无论花多少钱都行。”
话虽如此,温越心中却是叹了声气。
明朝中期时,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两石米。
可是现在即使是十两或二十两银子,也可能买不到一石粮。
米粮价格如此飞涨,寻常百姓生活将如何维持呢?
而听到熊一扬的汇报,周围的人员都显得有些兴奋。
毕竟一路上都有军粮维持,大军不怕饿肚子,只要考虑如何击败敌人就行了。
张大春大声笑道:“有充足粮草在手,军士们便能能吃得饱饱的,喝得足足的,而在这天下,还有谁能抵挡得了我们青牙军?”
此话一出,不少人笑声附和。
“行了。”
温越看了看天色,命令道:“传令下去,高严的千总骑兵对和的炊事车辆立即出发,马步兵随后跟进,迅速行动,确保在一个时辰内抵达保定城外。”
这是青牙军的一项常规纪律。
每当快要安营扎寨的时候。
总是让骑兵和炊事车辆率先到达,以便让马匹得以早点休息。
而等着步卒到达时,热腾腾的饭菜也就早已准备妥当,免去了军士等待的时间。
随着温越的命令下达,整个军队的步伐明显加快。
伴随着高昂的鼓声歌声,雄壮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向前进发。
……
崇祯二年,十月二十日。
温越领军继续南下,进入了顺德府内。
再有两日路程,就要进入河南布政司境内。
温越骑着他那匹深红褐色的骏马,四处张望,心情沉重,如同身处炼狱。
眼前的景象凄凉无比,黄色的土地上,不见一丝绿色。
树叶、树皮、草叶全都消失无踪,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在寒风中吹摇。
尘土飞扬,河床干涸,裂纹遍布,田野荒芜。
空中不断掠过的黑压压的“阴云”,其实是遮天蔽日的蝗虫在飞涌。
所途经的城镇大多是空城一座,饥民横尸街头,饥饿致死的人随处可见。
令人难以忍受的是,竟然还有人群围在一起,切割着尸体,去吃人肉。
弃置不顾的婴儿尸体,满满皆是。
起初,温越怒不可遏,命人驱散食人肉的人群,掩埋尸骨,并分发军粮救济。
然而,这样的惨状太多,一旦军粮耗尽,青牙军又该怎么办呢?
温越从情报局传来的消息,知道北方中原连续两年遭遇大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