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灵异 > 北派盗墓笔记 > 第379章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第379章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2 / 2)

书名:北派盗墓笔记 作者:云峰 字数:2919

我知道那一带,听说早年漫山遍野都是盗洞!湖南祁阳就好比北方的洛阳!古墓是多!历朝历代的都有,但绝大部分在几十年前就被盗光了!
“把头,不会是祁阳的小米山墓葬群吧?”
“峰哥我在啊,叫我做什么?”
“没叫你,我说的是小米山古墓!”
“不是那里,”把头认真说:“根据卖点人提供的情报,那个地方应该在祁阳黎家镇,朝主山村一个叫水银桥的地方。”
“把头,那我们买这个点儿花了多少钱?”
“不算贵,友情价,十九万。”
我点头,如果真是没人摸过的原坑,那不管是春秋的还是西汉的,这价都算友情价了,这年头,想找个纯原坑高古墓,就算不是大海捞针也是很少的。
我们是动手的,那些专业卖点儿的人有他们自己一个圈子,人家其实非常赚钱。
他们没有成本没有风险啊,这类人往往都是两三个一伙,开着个破车,佯装成收农作物或者做小生意的满世界乱跑,他们研究查阅古代地方县志等古书,在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来确定古墓的精准位置。
卖点儿的,一般分保和不保两种。
保就是保你是原坑,这个价格高,那时候都是十万起步了,如果买家下去后发现他妈的不是原坑,被其他人摸过了,那卖点儿的会把钱在退回来。
不保的,顾名思义,就是不保障是原坑,这个一般一两万,两三万,甚至几千块钱就能买到一个点儿,当然,下去后如果发现被摸过了,那职业卖点儿人是一分不退的。
这行里那时候确实有几个名人,像陕西安康的赵清兵,湖北襄阳的李志强,还有山西阳泉的王鼎立。
这三人手里卖出来的点儿质量普遍很高,90年代,淄河店出那个超级战国大墓,还有新干县大洋州的商代大王墓,就是这几个人卖出去的点儿。
据传,事后行里有人调侃赵清兵说:“唉!老赵!太可惜了!你说你卖什么啊!你要是自己挖了,你早他妈成安康首富了!”
赵清兵笑着回道:“不可惜,干一行就要守一行规矩,我只赚自己该赚的那份钱。”
顶级卖点儿人有三大规矩。
一,绝不亲自下墓。
二,绝不卖假点儿假墓。
三,绝不把点儿卖给野路子们。
那些不够专业,小打小闹的卖点儿人就没这么多规矩了,运气好了,确实能从他们手上买到好点儿,要运气不好,说难听点儿,你花几万块钱从他们手里买到个有屎的茅坑都有可能。
而十七万把祁阳这个点儿卖给把头的这个人,当时在行里也比较有名气,是个老头子,他真名叫齐辉东,绰号虎爷。
把头这个点儿也是赌,正儿八经算是开年来干的第一个大单,我们下午一道去市里(洗了)澡,回来把头还烧了香拜了祖师爷,博个好兆头。
晚上一商量,定下来了。
明天就出发,期待好运吧。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