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闺宁 > 第392章 蛛网

第392章 蛛网(1 / 4)

书名:闺宁 作者:意迟迟 字数:7374

这么多年来,两方一直相安无事

一则是因为敦煌易守难攻,二来也是因为一旦交恶,眼下歌舞升平的盛世场景便会转瞬消失。战火一起,苦的是平民百姓。故去的庆隆帝是个软弱性子的,莫说让他发兵敦煌,便是有人在他跟前透一透这样的念头,他恐怕也得变了脸色担忧起来。

彼时,肃方帝还是端王爷,这朝堂上的事,却也有一半是他说了算。在庆隆帝在位的漫长岁月里,身为幼弟、身为臣子的端王爷,却始终隐隐踩在庆隆帝的头上。

如若当年他对敦煌有意,想必也会想法子让庆隆帝应承下来发兵才是。

可那时,谁也未曾动过这样的念头。肃方帝登基后,亦从来也没有提到过敦煌。

古道漫漫,遇上起风的日子,黄色的砂砾便被团团从地上吸起融入风中。于是沿着沙丘横扫过去的狂风便像是一条黄色的巨龙,嘶吼着掠过广袤沙海。不管是过路的商旅驼队,还是在那片土地上生活了一辈子的当地人,谁也不敢在风暴来袭的日子里在沙漠里行走。

狡猾地藏匿在沙丘下头的流沙已是危险至极,呼啸而过的飓风,就更是骇人上百倍。

从西越发兵至敦煌,将古道上繁荣的这座城市掌控权夺下,谈何容易?

光行军一事便已极难,粮草兵马武器,一桩桩累计,早就足够叫领兵之人心惊肉跳,不敢继续前行。故而西越在尝试了数次征讨敦煌之举皆一败涂地后。终于熄了心思,只专心致志将边关守好,再不对关外的那片绿洲多动念想。

肃方帝即位后。两地之家来往的商旅,照旧络绎不绝,比之过去,甚至还多了几分昌盛之貌。

谢姝宁也多少知道些,这里头少不了舅舅宋延昭的功劳。

舅舅掌权敦煌,宋家的根,经由他扎在了那片茫茫绿洲上。扎得极深极牢。

她也因此想到,肃方帝若要发兵征讨敦煌,其实讨伐的。就是她唯一的亲娘舅宋延昭宋城主啊!

敦煌富庶繁荣,掌着最大的那条水脉,又是沿路商旅必经、必歇之地,肃方帝既想要它。当然就不会舍得毁了它。他想要的。只是掌管敦煌的权力。

这般一来,敦煌城主,便成了他的肉中刺眼中钉。

谢姝宁霍地站了起来,道:“舅舅已得了明确消息?”

“九成九。”舒砚低声说着,“除非出了叫西越无暇顾及敦煌的事,若不然,这件事便几成定局。”

谢姝宁听他说的肯定,心中微惊。重重咬了咬唇,叹息般道:“麻烦上门。只能迎头而上了……”

舅舅远避敦煌,虽说里头有着他的私心贪图关外民风彪悍不似西越拘谨,可往深里论,终究还是为了避开纷争,落得个清净。可麻烦,从来都是自己找上门来的。

敦煌古城的大门终年不闭,日夜有人看守,容商旅歇脚。

这便也就证明,若有人想要借着商队名号混进城去,并不是一件太难的事。

商旅中混杂着的刀客、剑客,各路奇人密织如网,每一日都有人成群结队地进出,隐患从来都在。

但这样的手段,谢姝宁不担忧,她那与众不同的舅舅自是更不会畏惧。她担心的,还是肃方帝会谴多少兵力前往。若他发了狠,根本不顾后果只一味派军队前往,到了硬碰硬的时候,真厮杀起来,西越大军碾压而至,敦煌的城墙,必是挡不住的。

思忖间,她听到舒砚说,“先是所谓的“十二楼”,而今又要发兵敦煌,难保他下一步不会要了他们的命!”

她一怔,旋即明白过来他话中的他们指的是宫里头那几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