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1630 > 第一百二十九章 船厂

第一百二十九章 船厂(1 / 2)

书名:大明1630 作者:克里斯韦伯 字数:8836

刘成听完了刘祖德的介绍,不由得大喜过望:“好,你先做两个试试,若是成了,我重重有赏!“

“多谢大人!“刘祖德赶忙跪下磕头。刘成伸手将其扶起,笑道:“不过船也是要造的,你选个合适的地点,我调一百兵给你,明日就开工挖船坞!”

“也不必这么麻烦!“刘祖德笑道:”你记得我方才说的那个杆子绑了肉票的东家吗?他那个厂子虽然前些日子走了水,但大部分都还在,稍微修缮一下就能开工!“

“好,干脆我与那县尊大人说一声,把那块地买下来便是!“刘成笑道:”距离这里有多远?“

“倒也不远,沿着河岸往上游走个六七里路便是了!”

“好,现在我们就去走一遭,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刘成一行人沿着河岸向上游行去,一路上两边只见人烟稀少,衰草丛生,虽然已经是暮春时节,但沿途的田亩却少有耕作的痕迹,便是偶尔有几个农夫在田间劳作,远远的看到刘成一行人便慌乱的逃入草丛之中,就连喊也喊不回来。眼见得这番景象,刘成的脸色越发阴沉了起来,不由得叹道:“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一旁的敏敏听见了不解的问道:”刘成,你方才念得都是些什么?为何听起来让人觉得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我方才念得乃是《诗经。王风》中的一段,讲的意思是东周时一名周大夫途径宗周之地,看到故国宫阙已经尽为一片田园,想起旧时的繁荣景象,不忍离去。便做下此诗:‘这儿黍子茂又繁,那儿的高粱刚发苗。走上旧地脚步缓,心神不定愁难消。理解我的人说我是心中忧愁。不理解我的人问我把什么寻求。悠远在上的苍天神灵啊,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

听完了刘成的解释,敏敏低下头去,过了半响功夫方才抬起头来:“故国之悲。我也是明白的,匈奴人被你们汉人打败了之后,不是也曾经唱过‘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有些事情人与人都是一样的!“

“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这个比方倒是打得好!”刘成笑了起来:“若是按你这般说,你父汗也想着重新打回中原来啦?”

“那倒没有!”敏敏摇了摇头:“当年打进中原来的是黄金家族的子孙,我们厄鲁特的祖先是‘林中之百姓’。我父汗想的是一统天山南北和七河之地。中原和我们还隔着察哈尔人,远得很呢。”说到这里,敏敏稍微停顿了一下:“不过这种事情也是说不定的,小时候听上师说过,人的心是天底下最大的东西,什么都填不满,我大汗现在只想着一统天山南北,可等他统一了天山南北,说不定又想像成吉思汗那样打进中原来。”

“是呀!”刘成叹了口气:“这世间最难捉摸的就是人心,谁也不知道下一刻想的是什么。敏敏。那你希望你父汗打中原吗?”

“自然是不愿意呀!”敏敏下意识的答道:“若是我父汗和中原打起来,我就得离开这儿,再也没法见到你了!“说到这里,她才发现自己竟然说出了心意,不由得大羞,赶忙扭过头去,发根下的白皙的颈部已经是一片绯红。

过了好一会儿功夫,少女方才转过头来,垂首低声道:“其实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可惜再也不能从你这儿学到那些有趣的东西了。“

看到少女绯红色的双颊。刘成如何还不知道敏敏不过是在遮掩,心中也不由得生出一股柔情道,低声道:“无妨,你只要想学。什么时候来我总是会教的。“

“嗯!“敏敏点了点头,平日里刁蛮任性的她此时却是温柔无限。

此时前面传来一声叫喊,原来已经到了目的地。刘成跳下马来走了过去。原来那船厂位于一条小河与黄河的交汇处。可以看到船厂的外壁是用夯土堆砌而成的,许多地方还留有烧灼的痕迹。船厂内的地面并没有铺砖,但明显有夯土过的痕迹,虽然大部分工具都已经丢失或者毁坏了。但依然可以看到墙角有许多竹木屑与刨花,厂房的中间是两个平台,一个有十五六米长,另外一个有十米左右。两个平台表面都有十几个露出表面的木墩子,两两相对,刘成看了看不知其所以然,便向刘祖德问道:“这是做什么用的。”

“禀告大人,这是是用来安置建造中的船体的平台,这几个墩子是用来支撑船架子的,工匠们也好在下面干活,这边本来还有滑道的。”刘祖德指着船台的一端道:“船修好了,便沿着滑道推到水里去。”

“那这是什么呢?”刘成指着距离船台不远处的两根深深植入土中的粗木桩问道。

“这是弯木地牛,船上有些地方必须用到弯木料的。我等便先把木料烤软了,在这两根木桩之间用力弯曲,等冷下来木料就变成需要的样子了!”

“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果然是无穷的,用这么简陋的工具也能造成那么大的船只!”刘成低声自言自语道,他看了看四周的情况,突然问道:“刘师傅,我要造十二条快船,不知道你要多长时间?”

“这个——”刘祖德的脸上现出难色来:“没有材料,也没有船样,工具什么的也没有,小的——”

“无妨,船的样式我这里已经有了,你看看有什么要更改的!”刘成拍了一下手掌,一直紧跟在身后的王兴国双手呈上一个画轴来,刘成走到一个船台旁,随手扫去平台上的尘土木屑,将那画轴展开来,笑道:“刘师傅,你请看!”

刘祖德好奇的探过头来,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气,原来那展开的画卷上有三张透视图,分别按照正面、侧面、上面三个角度描画一条船的结构与形状。旁边还用阿拉伯数字注明了船只的长度、宽度、高度。即使刘祖德与当时的绝大部分工匠一样,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但也能很容易的看清楚这条还在纸上船只的形状与结构,凭借多年的经验。他甚至能够用想象力在脑海中描绘出这条拥有着修长船身的建好后的形状。

“如何,能造出来吗?”刘成的笑容下隐藏着一丝不安,这张图是他六七个晚上努力的成果,感谢大学时代制图课老师的严苛要求,刘成才能在没有d软件的大明完成这一艰巨的工作。如果有一个现代人看到刘成的作品。一定能认出这是个什么——狭长的船体,弯曲的船首与船尾,两侧的肋条高高耸起,没有甲板,这是一条维京长船。这倒不是刘成是个崇洋媚外的维京粉,而是他对中国的古代船舶几乎是一无所知,而恰好他见过一次维京长船的结构图,这种船型也符合他的一切要求。黄河的中上游可不是通航条件很好的河段,浅滩多,河水湍急。漩涡多,河段变化无常,所以才有“三十年河东,四十年河西”的说法。而维京船吃水浅、航速快,适航性高,重量轻,古代维京人甚至可以扛起座船,翻过分水岭进入另外一条河。至于水战能力,反正刘成也就打算用来对付渡河的农民军和两岸的小贼,也不用太强的火力。最要紧的是制造工艺简单。就连那些公元7世纪的维京蛮子都能造的出来,想必自己手下这些工匠应该问题不大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