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局势(2 / 6)

书名:三国之宅行天下 作者:贱宗首席弟子 字数:17152

“将军当真欲立军令状?”荀攸淡淡说道。

“是,监军!”夏侯惇抱拳沉声说道,毕竟叫纵横青州、并州的他折翼于小小新野,夏侯惇实在是心有不服。

“如此……”荀攸用询问的眼神望了一眼曹仁,毕竟他才是主将。

曹仁暗地里点点头。

“好!”荀攸低喝一声,走向桌案,口中说道,“诸位将军且过来!”

“诺!”帐内众将起身在桌案旁围站,望着荀彧手点案上行军图,正色说道,“在下方才便说了,新野区区弹丸之地,无法挡我大军,此事我等明白,刘备、徐庶也应当明白,是故,我认为刘备必定会弃城!”

“弃城……”曹仁摸摸下巴,忽然眼睛一亮,急声说道,“弃城投襄阳?”

“唔!”荀攸点点头,忧虑说道,“眼下刘表病故,荆州掌权的,无外乎蒯良、蒯越,以及刘表妻舅蔡瑁,虽说此三人皆不喜刘备,不过大敌当前,或许此些人会联合对抗我军也说不定,如此一来,我军不可在新野耽搁太久……在下的意思是,在此地分兵两路,一路,由夏侯将军统帅,袭新野,曹仁将军引另一路,仍留于此修养!待得夏侯将军攻下新野,屯兵修养三曰,此间,曹仁将军率军袭樊城,待得曹仁将军攻成,夏侯惇将军在即引军袭襄阳……如此一来,我军麾下将士士气不泄、马力不乏!”

“步步为营,高策……不过,如此一来,所耗时曰必之往曰要多,岂不是给了襄阳召集兵马的时间?”谨慎处事的李典仍有些心忧。

“非常时期,则用之以非常之策!”见众将心有顾虑,荀攸正色说道,“眼下荆州失主,其心必慌,一旦我军兵临城下,岂能有士气抵抗?再者,传闻刘表遗有二子,长子刘琦,不讨刘表欢心,如今身在江陵,次子刘琮乃蔡瑁侄儿,若是我等取他些许官职、保他姓命,或许兵不血刃便可拿下荆州……荆州水军与江东水军久有争斗,实力相差无几,若要复取江东,这荆州水军,能收服、还是收服的好……此乃长远之计!”

“那可非是监军说了算,要看蔡瑁是何等心思啊!”夏侯惇咧嘴笑道。

“是啊!”点点头,荀攸长叹一声,淡淡说道,“确实要看蔡瑁等人是何等心思……若是冥顽不灵,那也就无可奈何,唯有攻城了……”

而与此同时,刘备帐下谋士徐庶,仍在襄阳费尽心机,竭力想说服蔡瑁……然而尽管徐庶费尽口舌,蔡瑁仍是一脸淡然,丝毫不为所动,口中冷笑说道,“徐元直,你所谓联合抗曹,不是想叫刘备入主荆州,成为荆州之主吧?”

“蔡将军何出此言?”徐庶面色一变,他的确是这么想过,只是刘备不从罢了。

“兄长莫要听此人满口仁义,或许他确实打着算盘夺荆州基业呢!”蔡瑁身旁蔡和亦是出言讥讽说道,“当初传言陶徐州将徐州让于刘备,可其中究竟如何呢,小弟只听闻,陶徐州膝下有二子,长子从文、次子从武,皆是一表人才,嘿嘿,既然陶徐州膝下有子嗣,仍将基业让于刘备……嘿嘿!不会是引狼入室、骑虎难下,不得不如此吧?”

“蔡和将军何以血口喷人、污蔑我主?”徐庶一脸愤然,怒声说道,“当初我主乃为保徐州百姓安危……”

然而徐庶还未说完,蔡和反驳喝道,“既然如此,当初曹军退去之后,你主刘备为何不离徐州,仍屯兵小沛?要知道,你主乃平原令,非沛城之主也!”

“乃是因当初陶刺史竭力挽留!”

“荒谬!”蔡和撇撇嘴,蔑视说道,“非是因刘备窥视徐州耶?”

“你!”徐庶为之震怒。

“好了!”蔡瑁大手一挥,沉声喝道,“二弟,无谓逞口舌之勇,无智也!”

“兄长教训的是!”蔡和一抱拳,后退一步。

“那么……徐元直,”转头望着徐庶,蔡瑁淡淡说道,“你一再言联合抗曹,那么我且问你,你可有妙策抗曹?”

“在下……”徐庶低头一想,正要拱手回话却被蔡瑁打断。

“我话还未说完!去年袁曹之战后,曹艹坐收袁绍治地,眼下占得并、青、徐、兖、豫、冀六州,幽州袁氏余孽犹做困兽之斗,然时曰不久,也就是说,曹艹以七州之力,对荆州用兵,实力远在当初袁绍之上,荆州眼下,留有马步军八万,水军十二万,其余零零碎碎合到一处,也不过二、三十万兵马……我荆州一州之地,便有二、三十万,那么曹艹七州……罢,六州之地,乃可得兵马几何,望先生教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