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七百一十九章 上寿(上)

第七百一十九章 上寿(上)(3 / 4)

书名:重生于康熙末年 作者:雁九 字数:14288

那人躬身回道:“回曹额驸话,奴才是裕亲王府外管事,奉命来为伯夫人进寿礼。”

曹家虽说伯爵门第,却是民爵。裕亲王府却是文皇帝血脉,当家人是康熙的亲侄保泰。就是要往曹家送寿礼,也用不了“进”字。

还是因外头的传言,连保泰也拿不准李氏是堂姐、还是亲姐。这李氏身世的谣言一出来,查来查去,都是早年老王爷在世时往苏州、往江宁派嬷嬷之事。

世人皆知,今上待手足最厚,几位兄弟生前皆封亲王。其中,又同兄王——第一代裕亲王福全关系最为亲密。

就算李氏不是公主,而是裕亲王福全流落民间的女儿,那今上爱屋及乌,视之如女,也说得过去。

曹颙在京城多年,别的见识不好说,各个王府的管事却是常见的。那真是狗仗人势的多,就算是对曹颙,也不过是平平。

像眼前这个管事这般恭敬的,还真没有几个?

难道,保泰还真想认外甥不成?巴巴地使人大张其鼓地送礼。

曹颙心里想着,伸手将那管事请到客厅吃茶。马车里,是来给李氏上寿的婆子,直接赶到二门,进了内宅说话。

这管事除了吃茶,就是偷偷地打量曹颙。不是有那句老话么?叫外甥像舅舅。

老王爷六子七女,如今在世的除了继承王位的三子保泰,就只有五格格、六格格两人。偏生这两个格格又都嫁到蒙古去了,对娘家也不能提供助力。

李氏虽说不是实封的公主、郡主,但是有个郡王女婿、郡主媳妇,又有宫里太后的青睐。

就算不能明着认亲,但终究是自家骨肉。因此,保泰与福晋商议后,便预备了寿礼,使人送过来,其中不无试探之意。

曹颙被看得有些不自在,裕亲王保泰他是见过的,比他大十多岁,算是王公中比较谦和的人物。饶是如此,曹颙也没兴趣去认舅舅。

什么是阴私?

要是李氏的身份能见天曰,何必又是“如意”,又是“恩荫”子弟,早就封赏下来,上了皇家御牒。

就是如此,裕亲王府还想着认亲,那可真是有些愚蠢了。

*内宅,兰院。

李氏坐在炕边上,叫丫鬟给王府过来的两位嬷嬷上茶。

这一晌午功夫,她这边已是招待了好几伙客人。有些王府还好,之前就有些走动,能说上一句两句;有些王公府邸,同曹家早前并没有人情往来。

越是生疏的,越不好招待。

既不可失了礼数,是人觉得怠慢;又不好莫名亲近,有了谄媚嫌疑。

还好有初瑜在旁,见婆婆不爱说话,就代了说几句,将场面圆过去。

这裕亲王府来人,与别的王公府邸来人不同。连初瑜心里,也是有几分猜测,以为婆婆许是已故老王爷的遗珠。

这来上寿的嬷嬷,除了送寿礼外,也是得了保泰与福晋的交代,来看看李氏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