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生于康熙末年 > 第一百一十四章 返乡

第一百一十四章 返乡(2 / 3)

书名:重生于康熙末年 作者:雁九 字数:14116

因为是午后,路上行人很多,不宜策马狂奔,曹颙只好按捺下急切之心,驱马往织造府赶。随着距离织造府越来越近,他的心就悬得厉害,生怕看到一片白色。没有曹寅支撑的曹家,还能够算是曹家吗?母亲李氏还不到四十岁,若是没有了丈夫……万幸,织造府前不似与过去有什么不同,也没有挂白灯笼,匾额上也没有白布。

侧门这边,刚好停着一辆马车,老管家曹福带着两个小厮站在门口,与一位老者道别。

看到曹颙等人策马过来,曹福恍惚不已,还以为看错了,用袖子使劲揉了揉眼睛,才知道自己没有眼花:“哎呀,是大爷!大爷回来了!”

曹福已经六十多岁,说不清是欢喜——,还是难过——,鼻涕眼泪地流了一脸,颤悠悠地要给曹颙请安。

曹颙翻身下马,上前扶住,迫不及待地问道:“福伯,老爷身子可还好?”

曹福一边用袖子擦着鼻涕眼泪,一边回道:“大爷,你不知道,这半个月来,老爷着实凶险,眼下却是无碍了!”

听说眼前无大碍,曹颙微微放下心来,因着急去看父母,没有时间细问,快步进府去了。后面,自然有小满给爷爷请安,魏家兄弟向老爷子问好。

*织造府,开阳院。

曹寅软软地半倚在床头,李氏坐在床前,手里端着碗药,一调羹一调羹地喂他。

望着妻子鬓角的白发,曹寅很是内疚,想要劝慰两句,又不知从何说起,好一会儿才道:“苦了你了!我没事!”

看着丈夫青灰的脸,听着丈夫干哑的声音,哪里像是个没事的?只是如今这个情景,为了丈夫安心,李氏也没露出悲戚的样子,强挤出几分笑:“嗯,老爷福大命大,自然是无事的!”

曹寅实在没有力气,因刚刚见大夫才坐起身来,与妻子说了两句话,精神就用得差不多。

李氏看丈夫身子这般虚弱,心酸不已,忙唤了两个丫鬟,扶他躺下。正这时,就听院子里传来急促地脚步声。李氏微微皱眉,因丈夫需要静养,她早就发话院子里的人要静音。不过,下一刻,她却是有些惊呆了,因为听到儿子的声音。

“母亲,父亲可好?”随着说话声,风尘仆仆的曹颙大踏步进了屋子。

李氏回过头,眼睛直直地看着曹颙。直到曹颙走到她跟前,她才反应过来怎么回事,一把抓住儿子的胳膊,不敢置信地喃喃道:“颙儿?颙儿?”

两个在屋里侍候的丫鬟矮了矮身子,向曹颙请安问礼。

曹颙摆了摆手,叫她们起身,而后回握住母亲的手,大力点了点头:“嗯,母亲,儿子回来了!”说话间,眼睛往床上望去,刚好与曹寅望个正着。

曹寅原本毫无生气的眼睛,似乎也多了几分欢喜,挣扎着要坐起来。

不过才三个月未见,曹寅越发显得老态。头顶的头发稀疏得要露出头皮来,眼睛深深地洼陷进去,瘦得骇人。

尽管一再克制,但曹颙的眼圈仍是红了,放下母亲的手,快步往床前两步:“父亲,儿子回来了!”

上辈的父母身体都还好,曹颙自是从未有过“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感觉。而这辈子因隐隐约约地知道些历史走向,一直在为曹寅的身体忧心。原本,他们父子之情并不深厚,他担心曹寅的健康,大半也是因为想要避免家族走向衰败,而事到如今,亲眼目睹曹寅的病态后,曹颙才是从里到外的感觉到悲伤。

曹寅在妻子的搀扶下坐起,眼中的欢喜尚未褪去,却又摆出严父的嘴脸:“胡闹,谁让你回来了?不好好在京里当差,怎么如此妄为?”因话说得急了,最后忍不住弓起身子咳了起来。

看着这个倔强的老头,曹颙只是俯下身,轻轻拍了拍他的后背,试图让他呼吸顺畅些舒服些。

“是庄常派人送消息到京里了?”曹寅的神情柔和下来,开口问道。

曹颙拿过靠枕,垫在父亲身后,随后才回答:“是万岁口谕,说是父亲病了,命儿子回江宁侍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