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赵云 > 第二十三章 鸿都门学的问题

第二十三章 鸿都门学的问题(2 / 3)

书名:赵云 作者:巫山哥 字数:5190

刘宏不喜欢儒学,而喜欢书法、辞赋这些“旁门左道”。

于是侍中祭酒乐松、贾护向刘宏推荐了大量这样的人才,但是这些人中很多人品德不好。

熹平六年,有数十个市井之徒,自称为汉桓帝刘志守孝达十年之久,是为“宣陵孝子”。

刘宏得知,将这些人任命为郎中和太子舍人。七月,议郎蔡邕上书请求罢免这些人,刘宏折中处理,仅仅是将他们降职。

光和元年二月,刘宏设置鸿都门学,并将孔子及其七十二弟子的画像悬挂其中。

实际上这所学校里,并不是研究儒家经典,而是探讨辞赋、书法这类刘宏感兴趣的学科。

刘宏重用出自鸿都门学的学生,出任官至太守、刺史,入朝则官至尚书、侍中,甚至还有封侯的人,如益州刺史郤俭、凉州刺史粱鹄。

太学出来的儒生往往鄙视这些人,拒绝与其为伍。

鸿都门学不仅是中国最早的专科大学,而且也是世界上创立最早的文艺专科大学。

在“独尊儒术”的汉代,改变以儒家经学为唯一教育内容的旧观念,提倡对文学艺术的研究,是对教育的一大贡献。

其招收平民子弟入学,突破贵族、地主阶级对学校的垄断,使平民得到施展才能的机会,也是有进步意义的。

鸿都门学的出现,为后来特别是唐代的科举和设立各种专科学校开辟了道路。

“朕不甘啊,为何太学的人始终就压了鸿都门学一头?”刘宏犹自在倾诉:“子龙,设若你到了那里,可能改变这种情况?”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赵云镇定地回答道:“皇上,首先两所学校并不冲突。再说,鸿都门学天生就是有缺陷的存在。”

“世上有很多寒门学子,甚至臣的大兄戏志才和兄长徐庶都是他们中间的人。”

“这些人从小并没有受到全面的教育,及至真有机会学习,只能忍痛割爱,学习自己最喜爱的部分。”

“就像我的两位兄长,他们最得意的就是军事,其他方面只能说平平。”

“鸿都门学里面,招收的都是寒门学子,给了普通人一个求学的机会。赵云所在的赵家,要不是有皇上的照应,也不过是一介寒门。”

“在此,云代天下寒门学子谢过皇上。”

“正如微臣的两位兄长,寒门士子有先天的缺陷,他们的知识并不全面。”

“反观太学,招收的都是世家门阀的弟子,天下的世家何其多耶?这些人从小就受到比较全面的教育。”

“或许在某一个方面,寒门士子占了比较大的优势。总体而言,却根本就没有世家子弟全面。”

“微臣有一个粗浅的想法。既然皇上成立了鸿都门学,里面专门研究书法、辞赋、绘画。”

“世上的技艺何止千千万?皇上何不就势成立其他学校,譬如专攻教书育人、军事、医学、农学,而后把他们放到合适的位置上?”

只是放到合适的位置上么?灵帝有些失望,他可是对赵云抱着满满的希望,竟然连他都没有办法,不过还是明白赵云说得很有道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