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赵云 > 第一百零四章 荀家到真定

第一百零四章 荀家到真定(2 / 3)

书名:赵云 作者:巫山哥 字数:4992

那大方的动作,看得水果商贩心里一抽,这些可都是钱啊。他虽然是小商人,眼力毒辣,早就看出是赵家的车队。

“吃吧,小姐,就是你们不买也不要钱的!”商贩故作大方。

荀妮抿嘴一笑,轻启贝齿咬了一口,确实很甜,她冲石榴点点头,转身回到马车上。

林檎商人的大方,让他的货物在下一刻钟全部卖完,几乎所有北迁的书院老师学生都买。

自然,这些钱都不会让大家出的,赵家财大气粗,随行的赵仲早就找人付账了。

常山的郡城叫元氏,所在的县就是元氏县,与其说是常山郡,不如说常山国。

永元二年,汉明帝封淮阳王昺之少子刘侧为常山王,常山从郡变为国。

当今的常山国主刘睿,居住在元氏城内,元氏自古即为文明显盛之地,山川秀美,钟灵毓秀,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这里是楚汉名臣李左车的故里,美好的影响至今犹在;又是东汉第二代皇帝刘庄的诞生地,到处充满着神圣、礼仪和美德。

汉明帝刘庄诞生在元氏这一偶然事件,给古县元氏带来了无可比拟的广告效应,元氏的形象进而放大,与神圣对接,便是情理之中。

在历史上真定紧挨着元氏,打马前行,也不过一两个时辰,要不然常山郡尉赵孟也不可能时常返家。

其实,郡城一直在元氏和真定间换来换去。要不是因为汉明帝出生于此,真定就是郡城。

却说在原本历史中,北魏道武帝拓跋圭攻克后燕国都中山,灭掉后燕。

第二年,他来到常山郡城真定,兴致勃勃地登临北望,看到隔河相对的城市,听到该城名叫安乐垒。他不禁赞叹:安乐,多么美妙的名字。

心中不由一动,一个念头冒出:将常山郡治移到安乐垒。

帝王一言九鼎,常山郡一下子就和做了数百年的中心城治真定挥手告别,渡河北去了,在安乐垒安营扎寨。

安乐垒不仅取代了真定城的中心地位,而且连城名也沿袭了去。

当然,如今的真定县城还是在白洋淀的南面。

真定,千百年间一直是华北大平原中部最富饶最繁华的大都会。

后世有锦绣太原城与花花真定府的说法,系出于真定和太原这古来驰名天下的井陉口内外两大都会,地理上恰恰处在一条东西平行线上。

赵家的崛起,把真定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也许全国就雒阳比这里繁华。

看到大路上人来人往,荀爽误以为到了京城,城市建设得井然有序,当年赵孟第一个官位,就是真定县令。

如今,他已升为常山郡尉,县令则由另一个赵家族人赵修担任,县尉也是赵家人赵阳。

一个家族的繁荣兴旺,是各个家族成员竞相出仕才能保证。

“亲家,那里就是书院!”车队根本就没进县城,绕城而过,赵仲指着不远处延绵的建筑物介绍,那本是赵家族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