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赵云 > 第二章 恰同学少年

第二章 恰同学少年(2 / 5)

书名:赵云 作者:巫山哥 字数:8354

然而,他有个族兄温恢却是个很有本事的人,原本历史里官至刺史,尽管并没来这里念书。

那个姓戚的,貌似东海郡一个有钱人家的子弟,平时眼高于顶,也刚好记住字,名是什么都忘了。

“友若兄、文若兄,我们还没开始,何不一起?”戚兄却对荀家人打起招呼。

荀谌荀友若是大家来吃饭的途中遇到的,听说来燕赵风味吃饭肯定毫不推辞。

这里的菜式多样,汇聚了全国各地名小吃。最主要的,是各种面食的做法,一般人一辈子都没听说过。

大家都还是学生,同窗之谊,也许大家都清楚赵云经常请客带有目的,主要是这小子太优秀,每次都一大堆人。

荀谌还没有说话,陈群冷哼了一声,他只好尴尬地摆摆手:“哈哈,改天吧!”

“子龙,我真想劈开你脑袋看看,究竟是怎么长的。”为了掩饰自己的情绪,他貌似专注地看着大厅里那一行行诗句。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郭嘉不由念出声来。

他仰起脑袋好奇地问:“子龙兄长,当年你写这诗的时候多大岁数?”

“三四岁吧,”文抄公赵云毫不脸红:“看到弟弟妹妹浪费粮食,想起田间劳作的百姓有感而发。”

“好个有感而发,”陈群不无嫉妒:“你小时候的每一首诗都流传开来,我到现在都还没有传世之作。”

“子龙你的字又进步了,”看着拓印的诗句,荀彧慨叹:“我父亲经常都用你来教育我。”

“没法比呀!”荀谌苦笑道:“我也在学云体,可惜遇到子龙的时间太晚,否则早些练习,如今也应该有所成就了。”

一行人在大厅里没多做停留,径直上二楼的包厢。

“什么?”大厅里的人已经炸了锅:“诗是刚才那小郎小时候做的,字也是他写的?”

店小二们大都是本地人,但在掌柜和后厨的讲述中比众人清楚。

“那可不,”一个小二麻利地上菜:“这位客官,您的煎豆腐。”

他用搭在肩膀上的毛巾擦擦汗,故作神秘又用周围的人都能听得到的声音说道:“那位公子就是赵云赵子龙!”

“赵家麒麟儿?!”一位食客失声惊呼:“早知道刚才就应该求一幅字。”

“千金难买!”小二嘿嘿一笑,听到掌柜在唤他,赶紧应声:“来啦!”

温良和叫戚兄的面面相觑,他微微叹道:“我族兄目前都在学云体!”

姓戚的没有说话,眉头微皱,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东汉末年的建筑,土木结构占多数。

稍微像样的人家,都是雕梁画柱,极尽弯曲之能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