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寒门状元 > 第一二六二章 捷报?

第一二六二章 捷报?(2 / 3)

书名:寒门状元 作者:天子 字数:3328

……

……

乾清宫正殿。

龙椅上,朱祐樘一边咳嗽,一边听儿子滔滔不绝讲述今日正阳门战事。对于儿子的话,弘治皇帝基本是左耳进右耳出,因为他对自己的儿子不信任,很多话听起来感觉像是胡扯。

什么主动自崇文门出击的大明骑兵与蒙古铁骑正面碰撞而不落于下风,什么大明骑兵统领有万夫不当之勇,什么步兵以军阵加入战场后鞑子狼狈撤退等等,这些都像是评书中的内容,只不过被儿子口述出来,未必真实可信。

“咳咳,太子……你且慢些说!”

朱祐樘听儿子说话好似连珠炮,有些不耐烦了,“你便说,正阳门战事是胜是败?如今正阳门可在我大明掌握中?”

朱厚照满腔兴奋被泼了冷水,虽然心有不甘,但还是冷静下来,琢磨后说道:“父皇,这场战事自然是大获全胜,但正阳门情况可不那么好,兵部一个叫王守仁的郎中,我让他暂时接管正阳门防务,您猜怎么着?他一把火把正阳门给烧了!”

朱祐樘听说打了胜仗正宽慰,继而听到有人把正阳门烧了,好似还是自己人,一时顾不得想王守仁是谁,喝问:“谁?谁人敢烧正阳门?”

朱厚照听出老爹语气不善,连忙解释:“父皇,您不必着急,这个王守仁跟沈先生是同一年的进士,王翰林的儿子。”

“这王守仁啊,不是故意要纵火烧正阳门……不对,他是故意的,但目的是为了令鞑子退却,只是他这一把火下去,不但烧死很多鞑靼人,也烧死不少大明官兵,好在没把门楼引燃,不然维修起来恐怕是项大工程。”

“至于纵火的效果嘛……应该凑合吧,不过如果不是沈先生在城外领兵将鞑子主力拖住,其实这把火作用不是很大,反倒是我被这把火呛得不轻,当时难受极了!”

朱祐樘得知放火只是为了阻断鞑靼人攻城,稍感宽慰,对旁边服侍的太监道:“萧公公呢?为何不见诸位臣工?”

朱厚照兴冲冲道:“父皇传见那些大臣吗?嘿,我刚才见到他们来着,他们说去文华殿待诏,父皇,孩儿觉得这回延绥巡抚沈溪立下首功,其次是谢先生……也就是谢阁老。再就是那个王守仁的功劳也不小……”

话匣子打开,朱厚照的嘴巴完全停不下来了。

以他的年岁,全无执政经验,却在战后为他人请封,殊不知他越是为谁说话,朱祐樘越不满。

虽然是父子,但朱祐樘难免会想,你这小子才几岁,翅膀没长硬,就学会收买人心,你看看你请功的是些什么人?

一个是领兵的朝中二品大员,一个是内阁次辅,还有个兵部郎中王守仁,但这个王守仁却有个即将入阁的老爹……你栽培党羽的用意也太明显了吧?我这还没过世呢,难道就要抢班夺权!

即便是论功行赏,也应该是由我一言而决才是!

另外,如果朕按照你的请求给这几位请了首功,那刘健、李东阳、马文升和刘大夏会怎么想?

朱厚照还想说什么,弘治皇帝一摆手:“皇儿,你不必说了,先去见你母后,这几日她牵肠挂肚,每日都为你烧香祈福,你平安回来便该过去请安!”

朱厚照兴奋地说:“父皇说的是,儿臣这就去坤宁宫给母后请安,但儿臣很快就会回来,因为儿臣想听听那些大臣说什么!”

……

……

朱厚照这年岁,最需要人表扬,所以当他建功立业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得到别人的肯定,最好是人人称颂,拍他的马屁,那才过瘾。可他的父亲,弘治皇帝朱祐樘,心中的想法却跟儿子截然不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