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寒门状元 > 第二六二七章 西巡的打算

第二六二七章 西巡的打算(2 / 3)

书名:寒门状元 作者:天子 字数:7183

沈溪摇头,继续往前走,“有关司礼监掌印太监人选之事,陛下压根儿就没跟我谈过。”
“哦。”
张永隐约感觉到问题不对劲。
果然,沈溪道“若陛下有意从三位司礼监秉笔中提拔,没必要刻意避开跟我,或许陛下另有打算。”
张永一听急了,道“沈大人,您不能不帮忙啊都到这会儿了,跑出个张三李四来当掌印若是那张苑三进宫,那咱家不如一头撞死算了。”
沈溪打量张永,摇头道“就算陛下另有打算,也不会是张苑。”
“那是谁”张永望着沈溪,目光好似在说,旁人可能对此不知,但你沈之厚一定对此很清楚。
哪怕皇帝没跟你说过,以你的洞察力,还有你对朝中事务的把控,也该知道现在是谁上位。
可惜沈溪无奈摇头“陛下在此事上,思虑甚深,没有透露任何端倪,张公公想知此事,其实应该去问拧公公。”
“他也不知。”张永笃定地说道。
沈溪道“那只能说,陛下有可能会出人意表地任命一个谁都想不到之人,或许就是张公公也说不定这事对于我这样一个外臣来说,还是不评价为好。”
“沈大人,您别走啊,沈大人”
张永见沈溪径直而去,赶紧追赶。
沈溪脚步不停,口中道“这件事暂且别强求,就算有人上位,时间也不会太长,张公公完全不必担心自己的地位。”
张永从沈溪这里得到一些“口风”后,马上回去找小拧子商议。
小拧子紧张地问道“沈大人真是如此说的”
“怎么,你觉得咱家还能骗你不成”张永气急败坏望着小拧子,“拧公公不会是知道什么,一直没跟咱家提吧”
小拧子一脸冤枉之色“掌印太监这种事,咱家作何隐瞒陛下压根儿就没提过,咱家从何得知”
张永道“所以沈大人说得没错,若陛下有意要从咱三人中选,断不至于如此隐晦,越是不说越有问题。”
小拧子显得很恼火“张苑都倒了,还轮不到咱几个上台,谁比咱还德高望重先把他按下去”
张永突然意识到什么,瞪大眼道“难道陛下想把高凤调回来”
“啊”
小拧子吃惊地道,“你疯了那老家伙资质平庸,陛下为何要用他”
张永道“他是太后的人,而现在陛下想在朝中制造一个巧妙的平衡,你觉得现在谁能限制沈大人非要张氏亲信之人出马不可”
“是有点道理。”小拧子皱眉道。
张永犯嘀咕了“不行,不行,赶紧想办法把事情查清楚,若真是高凤起来,咱倒也不太担心,毕竟这老家伙没多大本事,不知有几天命好活。但若是马永成和谷大用几个,那就真不好对付了”
有关司礼监掌印太监人选,朝中争论不休。
事关未来朝局稳定,太后一派坚决支持高凤回朝,或是干脆让李兴上位。
张永自然也是积极争取,谷大用、马永成、李荣等人也不甘示弱,到处走动,对这职位势在必得。
本来朝中有什么事都会找沈溪,不过唯独在竞逐司礼监掌印太监这上,没人找他,便在于谁都知现在沈溪已是内阁大学士,皇帝有可能会通过任命司礼监掌印太监来限制沈溪的权力,他们不想落人口实,连张永都不敢跟沈溪过分亲近。
“到底是谁到现在也没个确切的消息,不过看起来张永张公公应该能把司礼监中事做好。”
沈溪跟梁储、靳贵一起商议奏本,确定票拟时,梁储如是评论。
沈溪道“叔厚兄觉得张永乃司礼监掌印之不二人选”
“这怎么好说呢”
梁储脸上带着避讳之色,“跟咱没多大关系,倒是之厚你这边应该听说一些风声,不知是何人”
沈溪不由苦笑摇头表示不知,现在谁见了他都想问问这件事,偏偏他对此全不知情,因为朱厚照在这件事上并未跟外人透露过任何风声。
靳贵突然道“会否从以前的老人中挑选据说高公公呼声不低。”
沈溪未回答,倒是梁储思索之后摇头道“不太可能,高公公能力太过庸碌了些,陛下若真有心找个人出来钳制内阁,绝对不会是高公公。”
梁储并不太赞同高凤回朝,便在于高凤跟太后张氏走得太近。
“总归等消息吧。”
梁储道,“朝野如此安静,别起什么波澜,要是保持太平无事,谁来当掌印太监,其实没差。”
司礼监到底跟内阁对接,外人可以不在意,但阁臣们不可能会对漠不关心。
但事实上沈溪确实对此事不太上心。
如梁储所说的,让谁来当司礼监掌印太监,对他来说没太大差别,不管朱厚照是否真的打算给他加个紧箍咒限制他。
“一两年下来,最后赚得个被抄家去司香的下场唉,就这么回去守皇陵,我不甘心哪。”
沈溪小院内,张苑来找沈溪做最后道别,沈溪没有拒绝,张苑喝了两杯后便开始抱怨起来。
沈溪不想跟张苑说及朝事,但张苑对于自己东山再起还抱有期冀。
“七郎啊,咱到底是一家人,你让二伯上位,总比让别人坐上司礼监掌印的位置强太多二伯到底没害过你啊。”张苑大言不惭道。
沈溪暗自冷笑,当初他领兵出塞,张苑私下里做了很多小动作,差点将他害死,好在一切都在他预料范围内,才没出事。
张苑并不得沈溪欣赏,什么沈氏血亲,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以这二伯的性格对自家人下手反而更凶狠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