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寒门状元 > 第二六一二章 灾区见闻

第二六一二章 灾区见闻(2 / 2)

书名:寒门状元 作者:天子 字数:5241

先期抵达归德府的灾民,基本能得到救治。
地方上先开设几天粥场,等粮食耗尽,后续运来的粮食正好补上,通过以工代赈的方式,安抚灾民。
但毕竟逃难到归德府的灾民只是少数。
沈溪心想“孙友成以为自己救灾有方,其实只是九牛一毛,真正的灾区是洪水浸泡过的地方,那里的百姓死伤惨重,缺医少药的情况下,早就尸横遍野有力气迁徙的灾民,已经算是灾民中情况比较好的。”
因为沈溪这边运送的粮食不足,使得他暂时的救灾只能在归德府一线,甚至没进入开封府。
随即熙儿将开封府的情况报告给沈溪。
“此番主要是黄河以北受灾严重,开封府城并未遭灾,不过府城已下令严禁灾民进入,就算在城外开设有一些赈济点,但供应粮食严重不足,城内府库空虚,听说地方官员跟大户人家征调粮食不得,只好上奏向朝廷求援”
沈溪点头“现在粮价比天高吧”
熙儿想了想,非常遗憾地道“至少是市价十几倍。”
沈溪道“地方上还是有粮食的,可惜许多人为富不仁,不可能拱手把自己的财富拿出来赈济灾民,而地方官府为了收拢豪绅之心,不可能采用强制手段征粮你师姐那边可有将银子运来”
熙儿显得很振奋“新城那边利用储存的黄铜,铸钱两百万贯,除了调拨部分供新城建设所需,剩下部分全部存入钱庄。如今在徐州兑得十万两白银,正在往归德府运来。”
沈溪点了点头“虽然不能彻底解灾区之困,但解燃眉之急应该够了。接下来咱们要前往开封府,带着银子进城,总归安心些。不过这笔钱还不够,但哪怕打欠条,也要在地方征调足够的粮食,这比从外地运来快捷便利得多,有了粮食就能救命”
“打欠条吗”熙儿觉得很不可思议。
沈溪道“怎么,我如今的身份和地位,像是那种拖欠不还的人吗这也是考验各地商户的时候了,以后他们想在我规划的商贸体系下做买卖,就得按照我的规矩来既然我来了,他们必须无条件听从我的调遣。”
熙儿蹙眉道“那不如带着士兵去他们府上抢呢。”
沈溪瞪了熙儿一眼“我们是官,不是贼,不能知法犯法。不过我来主持救灾是最好的结果,让别人来,很多事上未必有此魄力。”
“嗯。”
熙儿点头。
沈溪再道“马上跟河南地方商会取得联系,让他们及早派人前来接洽,在我进开封府城前,把救灾粮食落实好,进城后就要有粮食运送出城”
沈溪发话,到底不是普通官员开口。
消息在最短时间内传到开封府,前后也就三四个时辰。
消息很快在开封府城内炸开锅,地方官府早就知道沈溪的威名,得知沈溪要于城里征调粮食赈灾后,士绅很紧张,生怕沈溪乱来。
但暗中还是有一股力量,想跟沈溪相斗一番,毕竟涉及到各家的切身利益,没人愿意当软柿子被人捏。
开封府知府赵铭愈当即请了地方士绅到知府衙门,商讨凑赈灾粮款之事。
“赵大人,沈国公人还未到,就跟我们伸手讨要粮食、衣物,吃相是否太过难看您可以跟朝廷上奏参劾他”
知府衙门正堂,开封府城内来了二三十户豪绅人家,基本都是城里士绅代表,在大灾面前,这些人并非没有损失,因为开封府周围的土地有很大一部分是他们的私田,遭灾后黄河南岸靠近府城这边受到的影响不算大,毕竟这里是府城,堤坝修缮相对完好,北岸情况则要糟糕许多,这次黄河决口也发生在北岸。
这些年剿匪,开封府是主要战场,所以承宣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司衙门都迁到了相对安稳的河南府府城洛阳,河南巡抚也照章办理,所以开封知府赵铭愈已经算是城里最大的官。
赵铭愈闻言皱眉“以沈国公如今在朝的声望,能随便参劾本官身为地方父母官,面对朝廷派来的天使,只能尽量听从诸位看看是否能帮忙完成沈国公交托的差事。”
在场士绅代表才知道,原来赵铭愈也有心赈灾,只是之前跟他们讨要粮食不得,现在想借着沈溪的威势来达成心愿。
“赵大人,我们也没办法,大灾之后,自己都救不活,哪里还有余力去赈济灾民朝廷不调拨粮食,却要跟地方伸手讨要,这种事以前从未发生过”一户姓韩的大户人家代表出言反对。
一户姓顾的人家代表也跳出来唱反调“都不容易啊望赵大人跟沈大人言明我等苦衷。”
赵铭愈拿出公文,叹息道“这是沈国公发来的公函,诸位看清楚了,不是本官有意为难沈国公有言在先,诸位先把救灾的事情落实了,等朝廷的赈灾钱粮抵达,会如数奉还。”
“啊”
在场的人很惊奇,一个个交头接耳,议论纷纷,都觉得官府借粮简直是闻所未闻。
赵铭愈再道“诸位安静一下,赈灾是为了地方百姓,本官身为开封府一地父母官,需要诸位支持,若诸位配合的话,本官会跟朝廷上报,表彰诸位的功劳。”
这时突然站起来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者,看上去精神矍铄此人名叫纪元起,乃是开封府内素有名望的豪绅,乃是举人出身。
纪元起道“朝廷赈灾,我等虽支持,但只能尽力而为,之前开粥铺我等已倾尽所有,现在要各家不顾自身实际困难出更多粮食,等同公然劫掠老朽在京师认得几名元老大臣,也有御史言官跟老朽有交情,沈国公这么做,简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赵知府可不能跟如此黄口小儿同流合污”
赵铭愈大喝一声“汝怎如此无礼,公然诽谤朝廷命官可知沈国公于大明立下赫赫功劳,岂是尔等可污蔑”
“哼”
纪元起冷笑一声,义正词严道“与民争利,与宵小无异”
赵铭愈很生气,但即便如此,他也拿纪元起没办法,到底对方是举人出身,且还在朝中当过官,这年头清议之风很盛,赵铭愈不想因一地治理不当而落得骂名,影响到他今后的仕途。
赵铭愈道“沈国公不日将抵达开封,诸位若有意见,大可在见到国公后亲自提出来,本官不代劳。今日便当是将沈国公的意思传达于各位,让尔等先行有个时间做准备,两三日内若是不愿配合,出了任何事不用想着来求助本官本官概不负责”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