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寒门状元 > 第二六〇六章 先发制于人

第二六〇六章 先发制于人(1 / 3)

书名:寒门状元 作者:天子 字数:6299

沈溪离开后,南京城迅速恢复了平静。
即便此时沈溪的上奏尚未批复,但木已成舟,沈溪上疏的内容已传遍全城,魏国公徐俌无法继续掌权,手头所有的权力基本都交了出来。
等候朝廷下御旨这些天,徐俌非常郁闷,在家中唉声叹气,做什么事情都没精神。
这天徐俌在后花园赏春,看着满园鲜花怒放却毫无快意,不时唉声叹气,这时徐程匆忙进来,把有关南京刑部审问宁王和倭人余党的情况向徐俌汇报,徐俌听了很不耐烦,诘问道“这些事跟本公有何关系”
徐程大为诧异“公爷,现在沈大人已离开,咱没必要戴着他留下的枷锁过日子吧”
徐俌瞄了徐程一眼“听你这话里的意思,是说本公出去的话可以言而无信沈之厚才离开南京,你就不怕他杀个回马枪之前还跟本公和颜悦色,你怎知他下次来不会带着刀枪剑戟,喊打喊杀”
徐程试探地问道“那要不然,咱在他北上的路上适当出手教训一下”
“昏头了你”
徐俌骂道,“以前觉得你还算有几分聪明才智,怎么现在尽出馊主意明摆着是陛下要卸掉本公的职务,沈之厚不过是受他指派杀了沈之厚本公就能恢复权势省省吧还是想办法把江南秩序搞乱,让陛下知道没了本公不行,而后再说对付沈之厚的事。”
徐程无奈地道“公爷,关键是现在那些大头兵根本就不听从咱使唤,沈大人来才几天,甚至没亲自跟那些人见面,只是派人去打过招呼结果这些人就主动跟咱划清界限,一窝蜂去投奔沈大人了。”
徐俌皱眉问道“沈之厚人都走了,还能收拢人心未必吧”
徐程想了想,叹息道“这不还有魏公公在现在魏公公嘚瑟得很,在他整合下,南京这边的事情几乎都听他的您也知道,那位王尚书不喜欢管事。”
这话让徐俌非常恼火,走到荷塘边的凉亭里,挥起巴掌便往石桌上拍。
徐俌怒气冲冲地道“早知道的话,该扶植个有本事的,关键时候也能派上用场未曾想姓王的如此没能耐,他在南京兵部尚书位子上完全就是个摆设,用墙头草来形容他再不为过”
话虽然骂得痛快,听起来也蛮像一回事的,但旁边的徐程却露出一丝苦笑,显然并不认同徐俌的说法。
徐程心想“当初您也是看到王用检没甚大本事,就是个憨厚的老好人,才试图把他推到南京兵部尚书的位子上,为的就是能通过他的手来掌握局面,结果便是今日自食其果,被沈之厚充分利用王用检的平庸,一举拿下南京权柄如此你怪得了谁”
徐程道“公爷,那现在咱就专门在背后捣乱,别的事都不管了”
徐俌重重地点头“沈之厚既然说能靠一群没头脑的军将把江南局势控制好,那咱不妨试试之前跟军中的买卖暂时中断,看谁供应他们粮草物资本公可不单是江南掌兵之人,更是江南最大的官商,几十万将士的吃喝拉撒都在本公掌控之下,没了本公,看这些大头兵怎么过日子”
徐程想了想,试探地道“买卖乃是双赢的事情,咱若不做,就怕别人把这独门的买卖给接下”
徐俌瞪了徐程一眼“谁敢跳出来开罪本公就算本公不掌兵,也是大明最尊贵的公爵,谁敢开罪本公让他不得好死”
沈溪才离开南京两天,徐俌便暗中做文章。
以前徐俌用官商勾结的手段,把江南各卫所的粮草和物资供应权掌握在手中,从而赚取大笔利润。
徐俌觉得自己失势,勒令手下商人不再做军中的买卖,短时间来看,那些距离城市和集镇较远的卫城和千户所,尤其是几个近海卫所陷入物资短缺的危机中。
沈溪得知此消息时,正在北行的船上,带来这一情报的人正是熙儿。
熙儿义愤填膺地道“魏国公的人把所有跟军队有关的买卖都停了,本已运出仓库的货物也运了回去,现在都堆在长江南岸各码头,这其中有许多都是朝廷划拨的物资,只要大人一声令下,就能让那些奸商欲哭无泪”
在熙儿看来,江南物资供应的买卖无论谁来做,都是朝廷的事情,而沈溪位高权重,可以绕过地方官府直接下令封查货物。
沈溪摇头道“我如今已把南京的事情安排妥当,就算徐老头出阴招,我也不能用不合规矩的方式进行反击。”
熙儿抗议道“可是明明是他先不守规矩的,我们为何反倒要循规蹈矩这不是自缚手脚吗”
沈溪继续摇头“他这么做,不过是利用之前规则上的漏洞,说不合理,其实不过是将之前最不合理的事情变得合情合理现在江南大多数卫城和千户所没有自己的物资购买、运送渠道,短时间内徐老头占有绝对的优势,但别忘了江南有一座城市在我们的掌控下,里面的商埠交易的物资,来自五湖四海,随时都可以补上魏国公手下官商退出去后的市场空缺”
“大人是说”
熙儿没法理解到更深层次的东西,瞪大眼望向沈溪,急需得到答案。
沈溪道“魏国公暂时不想做的买卖,无数人抢破头要做,他不是不想供应军队粮草物资吗那就让我们的人来我会马上传令下去,让新城总商会调拨物资,优先供应南直隶主要卫城和千户所需求,不让地方出现骚乱。”
熙儿很不理解“但这样做的话,难道不是咱自己往里搭银子,朝廷不会调拨银两跟我们的。”
沈溪看着熙儿“谁说咱们要往里搭银子的之前我不是说过,户部直接把钱划拨到各卫所账户上,由卫指挥使和千户所千户发放军饷吗整个过程都是走咱们钱庄的帐,你还担心这些卫城和千户所拿不出钱来不成”
“再者,就算一时钱粮调拨不到位又如何新城的日常运作,不是一直是我们在往里搭银子吗就算这些卫城和千户所一时赊欠,从长远来看,还是我们赚大头,我们新城生产的各种物资,正好有了稳定的销路,生产能够稳定下来。”
熙儿一时间为之语塞。
她其实很清楚,新城从筹建开始,朝廷调拨的钱粮物资极为有限,大多数资金都是靠沈溪的人脉和以掏老本的方式给筹集起来的,几乎是用一种自给自足的方式完成新城建设,那座城与其说是朝廷建设,不如说是沈溪自己建成的。
“我们有那么多物资吗”
熙儿再次问道,“毕竟我们自己粮食都不够”
沈溪脸上露出轻松的神色“卫所并不缺粮食,你忘记这些卫城和千户所,其实都有自己的屯田,粮食不仅自给自足,甚至还可以出售一部分,他们只是缺少油盐布帛等生活物资,而这些物资基本都可以从新城调拨”
“这可是笔大买卖,谁说我们没法从中赢利这中间的门道我比谁都清楚,肥得流油啊徐老头以为没人敢跟他作对,才会如此肆无忌惮,但他忘了我虽然人已经离开江南,却留下一座城市,像钉子一样钉在他的腹心部位在我眼皮底下玩阴谋,最后吃亏的只能是他自己。”
熙儿不管沈溪做事的方式是否正确,但她对沈溪绝绝对信任,当即道“大人尽管示下,卑职这就去传令,让姓徐的血本无归”
沈溪并不着急出招。
便在于徐俌虽然暗中下狠手,但尚有时间作缓冲,各卫城和千户所储存的物资没那么快用完。
皇帝没批复沈溪的上奏,意味着徐俌这几天还是名义上的南京统兵勋臣,沈溪不会直接跟徐俌对着干。
不过这并没有影响沈溪提前进行安排。
或许是徐俌觉得不能在自己任内最后几天出大事,没有操之过急,于是给了沈溪充足的准备时间。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徐俌都占据后手,但奇怪的是沈溪一经出手,徐俌便处处受到掣肘。
沈溪继续乘船北上,每天航行距离不太长,没有星夜兼程的迹象。
过了扬州,沈溪决定会见一下随船押送的菊潭郡主朱烨,纷纷晚上把人押送至他歇宿的驿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