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寒门状元 > 第二三〇六章 监国

第二三〇六章 监国(2 / 5)

书名:寒门状元 作者:天子 字数:7093

王敞道:“这样吧,你现在派人去追,或许有机会追上,他走不远……快马总能追回来吧?”

谢迁眯眼打量王敞,如同听到一个笑话一样,冷着脸问道:“你觉得有这可能吗?”

王敞进一步道:“若你不派人去,那就不要拿出如此倨傲的态度来,咱有话好好说,又不是说天塌下来了。你想想看,之厚做事若没分寸,会到现如今这般地步?我倒是觉得,之厚做事有时候比你沉稳多了!”

谢迁实在是将王敞逼急了,王敞不顾双方地位相差悬殊,直接开始教训起谢迁来,这让谢迁有些始料不及。

谢迁打量王敞,好似在说,你这是吃错药了?

但王敞的态度很明确,你先挑衅在先,别怪我对你不客气,咱有话可以商议,是你先不好好说话的。

在朝中相处久了,彼此都熟悉脾性,再加上王敞也是颇有些资历的老臣,若非有沈溪和杨一清等人崛起,王敞也有机会当上六部尚书,现在王敞虽然只是兵部侍郎,但他已对前途不抱指望,行事率性,对于谢迁也就平常心对待。

相反,谢迁对于朝廷格局非常在意,因为短时间内他还不想退下来,对什么事都很着紧,这跟王敞随遇而安的心态迥异。

半晌后,谢迁才道:“如同昨日跟你说的,现在朝廷上下已开始对之厚说三道四,他似乎也感受到了巨大压力,此番算是在逃避吧……不过这么一来却会被更多人指责,陛下出去游玩他本应留下来稳定大局才对。”

王敞打量着谢迁,嗤笑道:“你确定陛下是出游,不是……咳,当我没说。”

谢迁没好气地道:“怎么,你不相信?实不相瞒,陛下当年还是东宫太子时,便曾私自出宫前往南方,当时之厚尚且在湖广为官,陛下到了江南后,又一路沿江而上到湖广去见,老夫曾奉先帝之命南下找寻……”

王敞恍然大悟:“难怪于乔你对此事并无多少惊讶,感情你已知道陛下性子……既如此,你还那么苛求之厚作何?”

谢迁叹道:“我是知晓,但朝中人未必清楚个中内情,以老夫进城后收到的情报看,朝中有人想让之厚卸甲归田当个散人,或者在朝中某个清水衙门做个闲官,如此才能让满朝文武放心。这会儿他不管做什么不都在旁人瞩目下?”

“谁?”王敞直接问道。

谢迁自然不能说是杨一清写信告诉他杨廷和等人搞的小动作,作为内阁首辅他还是要维护杨一清的名誉,免得这个他看好的内阁同僚被人攻讦。

谢迁道:“是谁不重要,既然有人这么做,那之厚是否该留在居庸关内,让所有人都放心?”

王敞一摆手道:“这算什么歪理?他本可以靠做实事来打消旁人的顾虑,为何要留下继续被人怀疑?他将陛下找寻回来,不就将所有流言蜚语都给粉碎了?”

谢迁黑着脸道:“你跟他一条心,自然会这么说。怪不得兵部上下会被他挟制,以至于没有丝毫反对声音。”

“于乔,咱有事说事,莫要感情用事,无论之厚做的事情是对是错,这件事跟我无关。你莫要怪错人!”王敞道。

王敞没说不按谢迁说的办事,关键是现在谢迁不就事说事,单纯前来声讨,对象不是沈溪还是他这个局外人,自然接受不了。

我又没犯着你谢于乔,你跟沈之厚的恩怨自个儿去解决,或者是你现在就派人去把他抓回来,所有一切与我无关。

谢迁一股脑儿宣泄怒火后,好似也明白这件事不能怪责王敞,二人经历很久的静默之后,谢迁的语气才平和下来,捻须道:“之厚去找寻陛下,无论动机如何,已是木已成舟无法挽回,不如赶紧以他的名义去信京师,至少也起到知会的作用。”

王敞道:“于乔以为之厚会没想到这一层吗?你还没到居庸关前,之厚便单独前来,让我将此事告知司礼监两位公公……这会儿戴公公和高公公应该早就将消息带回京城,不然的话太后也不会派保国公等人前去山西地界平叛!”

谢迁点了点头:“那他可还有做出别的安排?诸如留下人手来挟制西北那些人马?”

王敞摇头道:“不知他调全卿回京师坐镇是否算一件?再者,朝中事务不有于乔你么?之前他一直都在等你回来,本以为他会跟你商议妥当,才会安心去找回陛下,没想到他不告而别你却跑来为难我……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在朝廷留几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