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寒门状元 > 第二三〇四章 站边

第二三〇四章 站边(2 / 6)

书名:寒门状元 作者:天子 字数:9368

梁储苦笑不已。

他听出何鉴言辞间潜在的意思,心想:“何尚书以为我因介夫被太后器重而耿耿于怀,想找机会打压介夫,但我哪里有这个意思?”

梁储点了点头:“何阁老提醒的是,在下不会再多问了。”

说话时梁储非常失望,心中充斥着一种不被人理解的痛苦和无奈,面前似乎满是艰难险阻,让他倍感无力。

何鉴再度提醒:“叔厚,这件事咱们真的不适合插手,晏子曾云:见善必通,不私其利,庆善而不有其名。称身居位,不为苟进;称事授禄不为苟得。体贵侧贱,不逆其伦;居贤不肖,不乱其序。肥利之地,不为私邑;贤质之士,不为私臣。君用其所言,民得其所利,而不伐其功。此臣之道也。”

“故介夫与之厚之争,无关道义或礼法,切记切记!”

……

……

梁储本来有为沈溪出头的打算,但在跟何鉴见过面后,改变了想法,决定先静观其变再说。跟他一样不理解,甚至对杨廷和产生一定顾虑的人,除了梁储外,还有作为当事者的杨一清。

杨一清这边跟杨廷和见面后,才知道自己被太后临时委以重任,领兵去山西平乱,同时身背保护皇帝之责。

“……应宁兄,你应能理解太后苦心,到地方后应以平叛为辅,劝说陛下回朝为主,只有陛下回到朝堂才是正理。之厚那边无论对你发出如何指令,你都不能有丝毫动摇,你此番乃是为陛下安危而去,朝廷上下所有人的希望,全都寄托在你身上……”

杨廷和说话言辞恳切,态度真诚,完全就是站在皇室角度看待问题。

杨一清却觉得自己被张太后和杨廷和当枪使,本来他跟沈溪间没什么矛盾,转眼就要闹翻。

杨廷和跟杨一清到底谁的能力更强,这是个难以探讨明白的问题。

杨廷和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处理朝政,还有对一些军略政略的把控上,属于学术派的代表人物。

而杨一清则属于实干派的俊杰,杨一清跟沈溪一样,都长期在地方任职,然后因为功劳和获得皇帝、重臣的欣赏而提拔,尤其在三边之地的功劳,虽然没办法跟沈溪媲美,但治理一方也算有很大的建树。

所以杨廷和想收买利用杨一清帮他做事非常困难,因为杨一清比他更加老成持重。

一个年轻人仗着自己内阁大学士的身份,以及张太后的信任,公然利用当朝户部尚书,实施他的一系列阴谋诡计,这件事本身就不那么合适。

杨一清虽然心里却不爽,却不会跟杨廷和翻脸,因为有太后懿旨,他必须领受,但在受命后第一件事就是给谢迁写信。

这封信不是送到宣府,而是直接送往居庸关,甚至没有避讳沈溪,他知道谢迁在接下来两三天时间内便会抵达长城内关。

……

……

京城内,有一部分人对沈溪的遭遇幸灾乐祸,其中就包括外戚张氏兄弟。

得知张太后不但派人接管沈溪军权,还派出杨一清跟朱晖去山西平乱,张鹤龄和张延龄很高兴。

张鹤龄一改以往沉稳内敛故作深沉的模样,在弟弟面前表露出一种宽慰的姿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