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寒门状元 > 第二二六七章 艰难的选择

第二二六七章 艰难的选择(2 / 5)

书名:寒门状元 作者:天子 字数:7166

反复权衡利弊,丽妃只能选择让小拧子去当司礼监掌印,至于之前丽妃跟小拧子分析的关于司礼监掌印跟皇帝近侍二者只能选其一的说辞,不过是她精心炮制的谎言,任何一件事都具有两面性,丽妃利用她那聪明的头脑,把一些选择渲染得非常可怕,只要旁人相信,那就是真理。

回头事情发生变化,她还能圆过来,用另外一套理论再去蛊惑人,反正道理总站在她这边。

就在朱厚照身边司礼监掌印未定,沈溪即将回朝之际,张家口堡的形势变得异常的错综复杂。

兵部和执掌兵马的文官虽然控制了兵马,却没有调兵权,朱厚照掌握大权却并不发号施令,之前想代表朱厚照行使调兵权的张苑则被发配去守皇陵,使得大军在外缺少主帅,张家口堡出现了罕见的“权力真空”。

这种真空地带,对于城中普通将士没多少影响,不过对于中上层官员来说问题则比较棘手。

草原战事业已结束,到了整顿兵马由攻转守的时候,陆完、王守仁等人却发现,非但他们手上没有调拨兵马的权力,甚至连向皇帝进言的机会都没有,就算上了奏疏,也一概被司礼监搁置,使得西北军务陷入到一种只能靠地方政令来维持的局面。

“沈尚书回来,这种状况应该会有所好转吧?”

在临时召开的军事会议上,陆完、王敞、王守仁和胡琏等人都在座,他们的议题也是如何保证宣府地方稳定。

王守仁的评价,基本上还算中肯,在他看来,只有沈溪回来才能解决眼前权力真空的问题。

张家口堡内外驻扎的兵马太多太杂,到了必须梳理和调拨的地步,之前经过一番整理,已把九边各处暂时“借调”的人马发还回去,但宣府镇的兵马则继续留在张家口堡外,加上朱厚照带来的亲征大军,张家口堡地区已经难以长时间负荷这么多人口。

到底此时的张家口堡不过是一座军事堡垒,而不是后来重要的通商口岸和宜居城市。

陆完有些心烦意乱,他属于有能力有干劲却使不出,心中异常憋屈。

作为兵部侍郎,陆完本来有一定权力,但在皇帝同处边塞的情况下,他就变成执行层的官员,任何事必须上奏请命,要经过皇帝批准,而现在司礼监掌印太监空缺,使得奏疏朱批出现短暂空缺。

好像整个大明的军政体系都处于停止运转的状态。

“谁知道会如何?”

陆完脸色不善,“若沈尚书回来,情况还没有变化,我们只能去死谏……嗨,这官愈发不好当了!”

……

……

沈溪的确快要回张家口堡了。

跟丽妃预料的不同,他就是按照既定行军速度往张家口堡走,没有处心积虑让别人难堪。

朝廷既然已经安排好了迎接典礼,若他早回,典礼没有准备好会折损皇帝的颜面,若是回去晚了让皇帝空等,旁人又会说他延误军机,总归会说三道四,还不如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沈溪的想法异常简单:“这一战我已经尽量打好,甚至任性到把皇帝都耍了,朱厚照那小子一门心思御驾亲征,最后我怕他惹来麻烦,全靠自己把鞑靼人解决了。虽然这一仗有惊无险,但战后总不能再让那小子折损颜面,他现在举办凯旋庆典不就为了彰显他千古明君的风采?”

“想要通过举办这样一场规模盛大的庆典来彰显你皇帝的威严,那我就顺着你的意思,全当是在哄孩子……我的目的既然已经达到,若再处处忤逆皇帝的意思,那就会过早让陛下产生猜忌。”

“我的目标,就是要当一个让皇帝满意且愿意托付大权的文臣,只要在确保朝局大体稳定的情况下,我可以什么事情都听他的。”

八月十三,沈溪距离张家口堡只剩下不到二百里路程,按照既定行程,这段路大概要走两到三天,但现在沈溪却决定紧赶一段路,在未来两天时间内把这段路走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