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寒门状元 > 第二二三四章 封侯?

第二二三四章 封侯?(2 / 4)

书名:寒门状元 作者:天子 字数:6882

现在谁取得功劳谁就可以得到皇帝信任,进而掌控局势,所以王琼只能把自己的满腹牢骚收起来,做好本职工作便可。

进入七月,天气逐渐变得凉爽起来。

但对于张家口堡的将士来说,天气仍旧燥热,而他们的内心更是火热,每个人都想建功立业,尤其是在知道沈溪打了胜仗几乎全歼达延汗部的时候,他们的内心更是火热,想追随沈溪的脚步出兵草原,扫荡余寇,进而封狼居胥,这对他们来说是一展抱负的最好时机。

可惜的是沈溪军中并没有后继消息传来,使得军中上下议论纷纷,很多人暗中猜测沈溪进军到了哪里。

朱厚照虽然没有恢复到以前吃喝玩乐的状态,不过心神放松下来后,总归不会再沉疴不起,像个岔子一样。这几天朱厚照精神极佳,经过一段时间休养生息,他的身体状态比之之前好了许多,已经有力气出来走走,甚至到军中接见胡琏等官员。

但他最关心的还是沈溪的行军动向,可惜迟迟没有消息传来,这让他非常懊恼。

不但军中官员和将领着急,朱厚照身边的那些近侍,包括得宠的幸臣,诸如钱宁、杏、丽妃等人,也在打听沈溪的消息,对于他们来说,这消息可以换来不少价值,但一直到七月初四,还是没有更多消息传来,大概只是说沈溪深入草原追击鞑靼残军,至于战果如何,没人说得清楚,甚至沈溪进军路线都成谜。

“怎么回事?”

朱厚照在七月初四下午见戴义和高凤时,语气非常恼火。

张苑革职后,朱厚照没有立即安排司礼监掌印人选,只是让戴义和高凤暂代张苑的职务,除了帮渺批之外,还要用印,等于说现在戴义和高凤终于可以一展所愿,只是司礼监掌用像同时变成了两个人。

但二人的能力,只能用平庸来形容,至少跟张苑在的时候,没多大区别,毕竟张苑的能力也不强。

可也存在问题,那便是二人做主,始终不如一言堂那么高效,很多事他二人也会产生分歧,而且一时间难以定夺,尤其现在涉及到对鞑靼的战争,有很多事情需要马上决定,而无帆奏疏置之不理。

朱厚照追问紧了,二人非唱难,问题就在于他们根本没有从九边各处的奏报中找到关于沈溪行军方向的有效讯息。

二人跪在地上唯唯诺诺不知该说什么时,杏出来帮忙说话了,道:“陛下,或许沈大人追得太急,来不及跟陛下您汇报情况呢?”

朱厚照急道:“这怎么可能?沈先生做事非常有分寸,怎么可能不传报消息之前是因为消息被鞑靼人封锁,再加上朝中有人作梗,难道说现在也有人故意压消息?是军中将领,还是三边督抚衙门?或者是谢阁老不想让朕知道沈先生的情况?”

因为不知沈溪具体消息,不但领军的大臣会猜忌,连朱厚照也不免多想。

这下杏不知该如何替两名司礼监秉笔太监说话了。

朱厚照坐在那儿,脸色漆黑,显得很气恼,不过他也没对戴义和高凤发更大的脾气,许久后他才抬起头来:

“沈先生取得这么大的功绩,照理说他该回来等候颁赏,结果却领兵追击以求继续扩大战果,说明他对大明朝廷负责,现在虽然还没到论闺赏时,不过朕准备先对沈先生做出赏赐,封沈先生为平北侯!”

杏大为惊讶,他虽然记得丽妃对他说过在皇帝跟前说话做事一定要站在公允的立场上,但还是赶紧劝谏:

“陛下,这件事容后商议吧,文官不能封爵,制曰‘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予’,如何能”

在杏看来,文臣就是留着干脏活累活的,就算有名望,最多也只能给子孙荫袭个小官爵。

这跟武将不同,大明重文轻武,但原则上武将可以获得军功而封侯,至于文臣则只有王朝靖难的时候才有资格封侯,而且这些人只能沿袭武将的封爵。

朱厚照道:“哪里那么多规矩?朕说行就行,朕不给沈先生封公封王,已经算是客气了,暂时先封侯吧这件事回头可以继续商议,其实以沈先生的功勋,封个更高的爵禄也是可以的,你们说呢?”

朱厚照不想问杏,而是直接问戴义和高凤,在他看来这二人才是决策者,见识高能帮到自己,至于杏就是身前听差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