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想了想,侯府,早晚都是要处理的,兵来将挡,之后的事之后再说。
说完,便吩咐一直嘟囔的风泉启程马车,便抱着剑靠着马车内眯住了。
宫内
养心殿
女帝坐在雕花玉椅上,手托着颐,目光冰冷深远。
“陛下,你可是还在想着镇南侯的大公子?”
一旁,李苏容一身赤红的官服,语调沉静的说道。
上次她回去跟父亲商议之后,对周成整个人也多少有了分析。
得到的最好的方法是静观其变,作为女帝最信赖的女官,自然是经常陪着女帝说话的。
女帝点头轻叹,“皇城谣言误人呐,周成,我还是轻看他了些。”
“他的头脑,纵然是朕,也是有过之不及。”
在旁侍立的李苏容也是颇为赞同的点点头。
她在这几日了解到周成的所作所为之后,原本还觉得不过是偶然,在听到女帝所说的一切之后,她才真正被周成惊到了。
“周成对我朝局势看待透彻,尤其此离间景周两家之策,简直妙极。”
女帝一愣,有些意外李苏容会说出这话。
整个大乾,能得到她如此高的评价,可没几个。
“那李卿认为,他周成与崔氏林郎,谁更胜一筹?谁能辅佐朕开创一番前所未有的盛世?”
女帝起身,思考着什么,对李苏容突然问道。
李苏若略一思量,但还是语气坚定的回答道:“自是崔氏,崔林郎。”
听到她的回答,女帝眉目一挑,“就这么不看好那周成?”
李苏容抬头,对上女帝的眼神,不卑不亢的说道:“微臣以为,崔氏作为大乾五大世家之一,仅居周景家之下,与周氏齐名,先不说周成的纨绔程度,就说这崔林郎,乃我朝今科状元,社稷栋梁,就他写的开政之策,便能实地为我朝开革,造福多少寒门子弟。”
“陛下若让微臣选谁,那我选能为朝堂争干实事,能为民打算的官员。”
女帝听后不做反驳,只是轻笑,“李卿,要是朕再年轻二十岁,会毫不犹豫的选崔林郎,但朕现在,已经不像那会一样冲动了。”
女帝说完,往前走两步,靠近李苏容,拍了拍她的肩,“这次,朕有预感,他周成,或许是朕要找的人。”
李苏容皱眉,秀丽的脸上浮现出不解,“可是,这周成再怎么说也是劣迹斑斑,虽说在人心把控这块颇有一套,但论为我朝所用,为国为民,两者怎能相提并论。”
女帝转身走回玉椅上,坐下拿起一本翻看一半的折子,嘴角勾起一抹笑意,“朕也不是什么都信,自然有所决断,试试便知。”
“如今我大乾多地灾患,民生临难,川东城县令王可上奏折,当地各处爆发天灾,粮商趁此囤粮,粮价上涨,百姓怨声载道。”
“隔壁川西城,有样学样,也趁此天灾囤粮涨价,难以控制。”
李苏容眉目一凝,听懂了女帝的意思。
说到这,女帝语气冰冷,冷声道。
“即刻拟旨,赐镇南侯府周成为监察御史,行御史之责,接管川东城上下所有事宜。”
“赐崔氏尚书府崔林郎为监察御史,行御史之职责,管川西城,接管城中事务。”
“朕要他们,用最快的速度,给朕处理好两处粮价上涨之事,以安定百姓!”
李苏容闻言,面上闪过挣扎,但还是没说什么,马上拟旨。
不一会,李苏容便将拟好的旨放在女帝桌前,还是犹豫的开口道:“陛下,可是……”
“朕知道你想说什么,朕心中有数,崔林郎不是无用之人,能为我朝状元,此事他应该能摆平,至于周成,如果不放心,他那你跟着去吧,有你在出不了什么乱子。”
女帝从桌侧拿出圣印,盖上圣旨,顿了顿又说道。
“倘若真出现什么事,有你在,你及时接手,也不会有难以挽回的后果,但他在要是没事,你便稳住,不到万不得已,不要打乱他的计划。”
李苏容听了女帝这番话,心下才稍安,毕竟涉及一城百姓,再怎么样也不能马虎。
“去替朕传旨吧,百姓还等着呢,灾情在即,让他们领旨后即刻出发!”
女帝说完,李苏容知道耽搁不得,便匆匆领旨退了宫。
李苏容走后,大殿恢复无人的空静,女帝缓缓走到窗棂边,装满冷寂的眸子透过窗边看向外面。
看到大乾一望无际的皇宫,数万万的百姓和山川,“但愿,朕能有一位真正的肱骨之才。”
女帝呢喃自语,太久了,她想给大乾一个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已经等太久了。
崔尚书府
“奉天承运,女帝召曰:今天下灾患,川西城水灾如火,难情迫在眉睫,崔家崔星河,有治世之才,朕特令崔崔林郎为临监察御史,接管川西城上下之事,以最快速度平粮价,还百姓安定,接旨后即刻出发,不得有误,钦此!”
此时一个长相俊秀的青年男子俊朗满是激动的接下圣旨。
“臣崔林郎接旨,定不辱圣命!”
他接过圣旨,不住的激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