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千古苒苒 > 卷六:战国 第九十五章 秦王政与李斯

卷六:战国 第九十五章 秦王政与李斯

书名:千古苒苒 作者:远止浮游 字数:1183

秦王政出生在赵国,他的童年并不好过,他出生于公元前259年,正好是秦赵长平之战的第二年。秦国人杀了四十多万的赵国士卒,赵国人对秦国的怨恨达到了极点,这使得当时在赵国当人质的秦庄襄王一家处境非常尴尬。到后来秦国围攻赵国邯郸,秦庄襄王是逃跑了,但来不及带上赵姬和秦王政,赵国人就想把赵姬和秦王政杀了泄恨。还好赵姬是赵国大户人家的女儿,才得以藏身。
到秦王政8岁的时候,秦庄襄王当上了太子,秦王政才得以回到秦国。秦庄襄王继位仅三年就死了,秦王政上台的时候才13岁,年幼的他只能依靠相国吕不韦,尊他为仲父。即使童年的经历让秦王政长成了一个心狠的人,但他对吕不韦还是念感情的。嫪毐事件爆发后,秦王政对嫪毐及其党羽赶紧杀绝,但对于始作俑者吕不韦就下不了狠手,只是让他搬回自己的封地。后来在旁人的添油加醋下,秦王政也只是让吕不韦迁去蜀地,没有想要处死他的意思,只不过吕不韦自己觉得活够了,喝下毒酒自杀。
秦王政刚掌权,根基不稳,他想做大事,但现在吕不韦死了,秦王政感觉身边也没有可靠的谋士。正在秦王政犯愁之际,一个人的出现缓解了他的焦虑,这个人叫做李斯。
李斯是楚国人,文彩不错,年轻的时候在楚国当过管理文书的小官员。过了几年平淡的公务员生涯后,李斯厌倦了,他的野心不止于此,他想当大官,干治国理政的大事,因此拜师到了儒家大咖荀子的门下。荀子研究的是帝王之术,思想上接近法家,很合李斯的兴趣。
李斯学成后,决定去最强大的秦国发展,向吕不韦公司投去了简历。李斯是荀子门下的学生,相当于现在清华北大的高材生,吕不韦正好在广招文人雅士著书,因此非常赏识李斯,提拔他当了官,李斯得以在秦国朝堂上崭露头角。
李斯很清楚战国的情势,只要秦国下定决心,一统天下指日可待,但是吕不韦好像对战争没什么欲望,李斯也就没往这方面提建议。在嫪毐事件中,李斯看到了秦王政的杀伐果断,觉得他是个干大事的人,后来吕不韦也自杀了,李斯就向秦王政提出建议:“成大事者要讲究时机,以前秦穆公虽然牛逼,但入主中原的时机还不成熟。现在秦国实力强大,大王圣明,扫荡六国就像扫灰尘一样,这是一统天下的好时机。”
秦王政亲政以来还是第一次听别人说可以一统天下了,他对眼前这个看着斯文的李斯产生了兴趣,问他:“怎么一统天下呢?”李斯说:“先发扬我们秦国的老传统,搞离间计,破坏六国君臣关系。时机成熟后先灭了韩国来威慑其他五国,逐个消灭他们。”“甚好。”
对于李斯的提议,秦王政很满意,在吕不韦之后终于有个可以依靠的谋士了。于是秦王政提拔李斯做了长史,相当于现在的政府秘书长,后来被封为客卿。李斯还没风光多久,秦王政下了逐客令,对象是所有的外籍说客、辩士,李斯也在名单里。秦国向来有重用客卿的传统,现在怎么突然下逐客令了?这和战国时期韩国的著名水利家郑国有关。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