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千古苒苒 > 卷六:战国 第七十九章 长平之战

卷六:战国 第七十九章 长平之战

书名:千古苒苒 作者:远止浮游 字数:1219

赵括一上任,就把廉颇定的规矩都改了,决定主动出击。秦军方面,白起已经到位,双方的正面较量开始了。赵括还不知道白起已经来了,就开始攻打秦军,白起下令秦军假装失败逃跑。赵括笑了:“王龁好菜呀,我还没出力呢。”赵括下令乘胜追击,一直追到秦军军营前。
白起派出了两支部队,一支切到赵军先锋部队后面,一支切入赵军主力与军营之间,把赵国军队分割为两个部分,同时也切断了补给运输通道。做好战场分割后,白起派出精锐部队正面攻打赵军,赵括这才发现对方换了主将。白起人虽然不高,但光听这个名字就像死神来了,压迫感十足。
赵括这才知道中计了,慌忙应付,但他根本不是白起的对手,他只会抱着兵法瞎逼逼。正面对抗几次后,赵军死伤惨重,赵括只好下令就地筑营防守。但有个大问题,赵军的补给已经被断了,白起知道赵军撑不了多久。
与此同时,秦昭襄王和范雎亲自赶赴离战场最近的河内郡,征召青壮年入伍,参与长平之战,秦军的人数已达到六十万。六十万对四十五万,秦、赵双方几乎倾尽了全国的力量。
白起凭借兵力优势围困住赵军,但不急于进攻,他在等,等赵军断粮。赵括随军带的口粮只够吃几天的,粮食吃完了就吃战马,马吃完了,马吃完了就吃人。就这样过了四十六天,大量赵国士兵饿死或者相互残杀。赵括实在没有办法了,组织部队强行突围,但饿了这么久谁还有战斗力。在第六次突围过程中,赵括被乱箭射死。主帅阵亡,剩余四十万赵军全部投降。
白起外号叫啥,“人屠”,他的理念就是杀光对手。白起表面上接受了投降,让赵军放松警惕。当天晚上,白起命令士兵挖坑,一连挖了好几百个大坑。第二天一早,白起一声令下,秦军将投降的赵军全部推到坑中,开始活埋。赵军根本没有反抗的力气,就算反抗也是徒劳,一下就被秦国兵杀死了,尸体也一同扔到坑里。
就这样,赵军四十万人全部被坑杀,加上之前双方对战阵亡的五万人,赵国此战基本是全军覆没,秦军方面出战六十万人,阵亡二十万。长平之战,赵国惨败,是真的惨。据说长平之战结束后,秦军打扫战场,把收集来的头颅堆在一起,堆成了一座小山,名为“白起台”。此战赵国精锐尽丧,再也无法对抗秦国,赵孝成王肠子都悔青了。秦国从根本上打垮了赵国这个主要对手,统一天下的局势愈发明朗。
长平之战如果不用赵括换廉颇,赵国能打赢吗?我觉得赢是肯定是赢不了的,毕竟秦国那边有白起统帅。在军事方面,战国里谁比得上白起。长平之战秦赵双方都拿出了老本,本质上是国力的比拼,赵国自然耗不过强大的秦国。但按照廉颇的守法,我想赵国不至于输得这么惨,起码能保存些实力。反正历史没有如果,既成事实已经无法改变,秦国的脚步已无法阻挡。
白起大获全胜后,想一口气灭了赵国。公元前259年,白起兵分三路,一路由王龁带领,攻打赵国皮牢;一路由司马梗带领,攻打太原(今山西中部地区);白起自己率领秦军主力,直逼赵国都城邯郸。赵国此时已经站在了灭亡的边缘。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