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千古苒苒 > 卷六:战国 第四十五章 五国会葬

卷六:战国 第四十五章 五国会葬

书名:千古苒苒 作者:远止浮游 字数:1107

在魏文侯直到魏惠王中期,魏国一直是战国七雄里的老大,也是三晋的领袖国。等秦、楚、齐等大国发展起来,战国七雄开始混战,魏国渐渐衰弱。在烽火四起的年代里,赵国第五代君主赵肃侯抗起了三晋的大旗,在连年征战里稳住了局势,保全了赵国的发展空间。
公元前326年,赵肃侯去世,其子赵雍即位,号赵武灵王。赵武灵王刚上台,就面临着巨大考验。赵国在赵肃侯的带领下成为了三晋新领袖,诸侯国们开始警惕起来。赵肃侯在世的时候,通过苏秦的合纵计划,给予魏国沉重打击,所以赵肃侯一死,魏惠王立刻联合楚、秦、燕、齐,五国各派精锐士兵一万人来参加赵肃侯的葬礼,史称五国会葬。
说是来参加葬礼,五国其实都是心怀鬼胎,想着趁赵国新老交替时,谋取利益。刚即位的赵武灵王才15岁,他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次的危难,只好求助于托孤大臣肥义。在肥义的建议下,赵武灵王采取了强硬的手段和措施。
赵武灵王先是发布了紧急动员令,让全国处于一级戒备状态,随时准备开战。光靠自己是不行的,肥义给的办法是通过外交破局。赵武灵王按照肥义的办法,先联络了韩国、宋国组成同盟,再送上大礼给楚国的老冤家越王无疆,让他趁机攻打楚国。楚国和赵国不交界,只要他后方出事,肯定没空管赵国的事了。
解决掉楚国这个麻烦,赵武灵王又去找了北狄一支的楼烦,同样也是送礼,让他们扰乱北方的燕国、中山国。中山国和赵国也是老对手了,经常受齐国指使进犯赵国。再去掉燕国,参与会葬的还有秦、魏、齐,而赵国已经联合了韩、宋,三国对三国,没有特别大的优势。
按照肥义的办法,楚国、燕国果然后方出事,没精力再对赵国图谋不轨。赵武灵王下了命令,来参加会葬的,只准使臣前来吊唁,军队不准入境。五国使者进入赵国境内,感受到了赵国的森严戒备,纷纷打消了图谋赵国的念头。葬礼结束后,五国军队纷纷撤退,赵武灵王渡过了人生中的第一次难关。
魏惠王这次计划没成功,开始和赵国修复关系,韩宣惠王也派人来庆贺赵武灵王即位,三晋之间的关系开始好转。这次的五国会葬,赵国通过外交转危为安,带来了不错的发展时机。
公元前323年,赵武灵王三年,五国相王事件发生,赵武灵王知道这时候的赵国还不够格,就没有学其他几个国家,还是让国人称自己为君。接下来的十余年,赵武灵王继续低调发展,秦、魏、韩、楚、齐五国激烈混战,魏、韩逐步被蚕食,秦、楚、齐成了并驾齐驱的三大强国。
为什么赵国这么多年没什么战事呢,因为赵国地处北方,南边还有魏国和韩国挡着呢,战火一般烧不到赵国。赵武灵王本人也很低调,很少参与他国战争,特别是公元前318年函谷关之战失利后,赵武灵王就更加谨慎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