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千古苒苒 > 卷六:战国 第三十八章 大纵横家的落幕

卷六:战国 第三十八章 大纵横家的落幕

书名:千古苒苒 作者:远止浮游 字数:1282

张仪被放出来后,没有请求回去秦国,继续在楚国开展他的忽悠事业,他对楚怀王说:“大王,我可以劝说秦王不要你们的黔中郡,我们两国互相交换太子为人质,再找些秦国美女送给您,让两国成为兄弟,和平发展可好?”楚怀王本来就不想把土地送出去,听张仪这么说,非常开心,他已经被忽悠上道了。
为了继续开展连横策略,张仪请求离开楚国,到其他各国出使,楚怀王便放他走了。张仪先去韩国,巩固连横战略,获得了韩宣惠王的支持。张仪回去向秦惠文王复命,看到张仪活着回来,秦惠文王大喜过望,封他为武信君。张仪没有停下脚步,又先后出使齐、赵、燕,开展他的大忽悠,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这次张仪回去没能再见到秦惠文王,因为秦惠文王病死了,年仅四十六。
秦惠文王的一生都在开疆拓土,将秦国的实力发展为战国之首,根本原因就是秦惠文王的知人善用,在他的年代,秦国涌现出了以张仪、樗里疾为代表的一批能臣。秦国国君从秦惠文王这一代开始称王,秦惠文王也无愧王的名号,为后代秦始皇一统天下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死了,最伤心的人可能就是张仪了,对张仪来说,秦惠文王是一个贤明的君主,是自己的伯乐和知己,继位的秦武王(公子荡,秦惠文王嫡长子)则看不惯张仪。秦武王是个大力士,他喜欢勇士,崇尚武力,对张仪的那套忽悠手段很鄙夷,当太子的时候秦武王就看张仪不顺眼。
秦武王上台后,张仪的政敌们趁机说他的坏话,张仪知道自己在秦国是待不下去了,就主动和秦武王说:“东边各国乱起来,我们秦国才能得利,他们关东诸侯国都讨厌我,我可以利用这一点前去魏国,到时候齐国人肯定会因为我来打魏国的,到时候大王您趁乱起势,攻打韩国,再攻向周王室,挟持天子,到时便可成就帝王大业。”秦武王本来就不喜欢张仪,就随他的愿,让他去了魏国。
和张仪一同被驱逐的还有魏章,他是张仪一手带起来的将领,也是魏国人,张仪被赶走了,魏章在秦国自然也站不住脚。
公元前310年,张仪重新回到故土,魏襄王非常欢迎他,还让他当了相国,张仪心中感慨万分,为秦国大业奋斗了一辈子,最后收留自己的还是老家魏国。齐湣王(齐宣王之子)听说张仪当了魏国相国,果然发兵攻打魏国。张仪为了保全魏国,派出门客冯喜进行了他人生最后一次的忽悠。
冯喜没直接去齐国,而是到了楚国,借用楚国的使臣和齐湣王沟通:“这是张仪的计谋啊,大王您千万不要上当。”使臣将当初张仪对秦武王说的话向齐湣王复述了一遍,齐湣王明白了其中利害,就下令撤军了。
张仪一辈子为秦国打拼,这次算是给魏国出了一次力。张仪到魏国以后身体越来越差,出任相国仅一年,就去世了。在张仪离开魏国后,秦武王将张仪的死对头公孙衍迎到秦国,任命他为相国,没过多久公孙衍也倒在了新岗位上。
两位大纵横家,张仪、公孙衍对抗了一辈子,以他们的方式左右着战国的格局,最后在临终前互换老板,可以说是充满了戏剧性。张仪、公孙衍虽然死了,但连横与合纵的对抗没有结束,这个之后再说。让我们把视线转移到东面战场,差不同个时期,燕国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