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千古苒苒 > 卷五:春秋 第五十三章 古之遗爱

卷五:春秋 第五十三章 古之遗爱

书名:千古苒苒 作者:远止浮游 字数:1087

子产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在郑国历史上,除了辅佐郑庄公的祭足,就属子产最能干。子产是郑穆公的孙子,大司马公子发的儿子。
子产小的时候,他老爹公子发领兵攻打蔡国,打了大胜仗,还俘虏了蔡国司马公子燮。郑国被晋楚欺负惯了,这次总算扬眉吐气,全国上下都很高兴,但子产却说:“小国不搞文治却搞武功,肯定要遭殃。蔡国是楚国的小弟,等楚国来打我们,我们肯定投降。我们一投降,晋国又会来打我们。晋楚轮番着来,郑国还有安生日子过吗?”公子发听了赶紧批评他:“你知道个屁,这是国家大事,小孩子别乱讲,会被杀头的。”
后来郑国爆发了内乱,叛乱分子攻入国都挟持了郑国现任君主郑简公,杀死了包括公子发在内的数位重臣。子产听闻后沉着应对,部署兵力打败了叛乱分子。叛乱平定后,子孔掌握了大权,准备搞独裁,做了一份盟书,要求各官员听他发号施令,不准私自参加朝政。
郑国的大夫、官员们可不答应,子孔决定把他们统统杀光,子产赶紧出来劝阻,让子孔烧了盟书。子孔说:“众人发怒就烧了盟书,国家还啥威信?”子产说道:“可是众怒难犯,独裁是不大现实的,只能把盟书烧掉安定众人,你才能继续掌握大权。”这是成语众怒难犯的出处。子孔最后妥协了,烧掉了盟书。
子孔虽然烧了盟书,但他相当的嚣张跋扈,后来趁郑简公出门打仗的时候,串通楚国伐郑,阴谋败露后被诛杀,这个之前说到过。子孔死后,郑简公开始重用子产。
子产凭借着出色的口才和胆识,在晋楚两大国之间斡旋,化解了多次外交危机,力保郑国周全,晋国的赵武因此非常欣赏子产。但光靠外交是不够的,还是要有底气说话才能硬气。吴国的季札到郑国来访问时,曾对子产说:“郑国执政者就知道享受,郑国恐怕有祸乱,到时候执政的重任肯定落在你身上,你一定要好好工作呀,不然郑国就要灭亡了。不久后子产果然被任命为郑国的CEO。
子产一上台,就推行田地改革着手改革,维护公家利益,限制贵族特权,同时铸刑书,公布法律,健全政治制度,保障改革活动的运行。子产的改革牵动了太多人的利益,一度收到了来自各阶层的强烈反抗,子产对此说:“为了国家利益,我个人生死没什么好计较的,制度是不能随意更改的。”
在子产的带领下,郑国呈现出一片中兴形势,郑国本土二三十年没有受到过战火袭扰。要是没有子产,郑国怕是要提前灭亡了。子产去世时,郑国百姓痛苦,说:“子产走了,我们还能依靠谁呀。”大圣人孔子评价子产:“古之遗爱也。”
在子产去世后,郑国又逐渐变回了原样,再也没用硬气过了。
同个时期,齐国发生了弑君大案,下篇就来介绍齐国内乱。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