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千古苒苒 > 卷五:春秋 第三十六章 赵氏孤儿

卷五:春秋 第三十六章 赵氏孤儿

书名:千古苒苒 作者:远止浮游 字数:1832

晋灵公从上台开始,朝政一直由赵盾把控,小时候晋灵公还觉得赵叔叔人不错,帮助自己守护晋国霸业,久而久之,晋灵公逐渐长大,想法也慢慢发生了变化。他觉得他一直生活在赵盾的阴影下,自己作为君主,从没有享受过实际的君主权威,国内大小事情都要过问赵盾,心里的怨念越来越深。
赵盾也没有教导好这个小孩子,晋灵公长大后变得一塌糊涂,贪图享乐、荒淫无道,《左传》中专门有一篇文章叫《晋灵公不君》就是吐槽晋灵公的荒诞行为的。文中说晋灵公在热闹的街市上搭筑高台,并在高台上拿弹弓打路人取乐,真是又无聊又没教养的小孩。有一次,晋灵公的厨师烧熊掌没有把熊掌煮烂,不合口味,晋灵公就杀死了厨子,还让宫女用框将尸体抬出去丢弃,并且故意把死人给赵盾看,想吓唬吓唬赵盾。赵盾于是多次直言进谏晋灵公,晋灵公对赵盾是既感到厌烦有点害怕。
一不做,二不休,晋灵公萌生了暗杀赵盾的想法,于是他派出本国有名的大力士鉏麑(chúní)去刺杀赵盾。黎明前夕,鉏麑摸黑来到赵盾房间,却发现门开着,原来兢兢业业的赵盾已经准备好朝服上朝,因为时间还没到,于是闭目养神,嘴里还念着该如何规劝国君。鉏麑是个有正义感的人,他想到赵大人一心匡扶社稷,鞠躬尽瘁,于是放弃了刺杀,但是违抗君主的命令是不忠,鉏麑只好自杀。刺客被感动到自杀,不管这故事是真是假,但是赵盾为国效力的心肯定是真的。
然而晋灵公没有放弃取赵盾的性命,他摆下鸿门宴,请赵盾来喝酒。赵盾自然知道此宴凶险万分,但又不愿违抗君主旨意,于是带上了车右提弥明(车右是指给赵盾出征时战车上的右护卫,能做战车上的人必然都是亲信)赴宴。晋灵公一方面给赵盾灌酒,一方面部署士兵准备行动,提弥明当机立断,和晋灵公说:“臣下陪君王喝酒,酒过三巡还不告退是无礼的,我们先撤啦。”于是他拉起赵盾就往外跑。晋灵公还没部署到位,看赵盾要溜了,放出恶犬追击。提弥明凶猛无比,徒手打死恶犬,然后给赵盾断后,赵盾溜走,提弥明战死。
事后赵盾决定出国避避风头,之前在河曲之战中犯错的赵穿刚好回到晋国,听说了赵盾的遭遇后,抄起家伙就到宫中宰了晋灵公,并迎回赵盾。由于晋灵公臭名昭著,赵盾权势滔天且深得人心,赵穿这次弑君不了了之。
大家都发表什么意见,偏偏有个不怕死的史官叫董狐在史册里写上:“赵盾弑其君。”赵盾一看懵了,问董狐:“你是不是有毛病,人又不是我杀的。”董狐反问:“你掌管国家大权,要为国君负责,现在你又不处罚行凶的赵穿,这和杀人有什么区别。”赵盾无奈:“罢了罢了,这个锅我背了。”赵盾并没有利用权力逼迫董狐改写,可见其胸怀开阔。
晋灵公死后,赵盾迎回了晋襄公在洛阳的弟弟,拥立上台,号晋成公,晋成公上台第一件事就是给赵盾平反,昭告天下杀死晋灵公的是赵穿,赵盾完全不知情,念及赵氏一族的恩德,赦免了赵穿的罪责。国家大权继续掌握在赵盾手里,可是赵盾命不算长,晋成公三年,赵盾病逝,终年四十八。
赵盾历经襄、灵、成三朝二十多年,政绩斐然,维护了晋国的霸业,可以说是居功至伟。但是赵盾死后,强大的赵氏一族将面对灭门的危机。赵盾死后,赵氏由赵盾的同父异母弟弟赵括(不是纸张谈兵的那个赵括)统领。赵括和另外两个亲弟弟赵同、赵婴齐都是纨绔子弟,平时仗着赵家权势,骄奢蛮横,不可一世,得罪了很多人。赵盾的儿子赵朔则为人本分,他在军队中担任要职,并娶了晋成公的女儿赵庄姬(赵朔号赵庄子,所以他老婆称为赵庄姬)。
赵庄姬生得美丽动人,嫁入赵府后,赵朔的叔叔赵婴齐便对其垂涎三尺。于是他想尽办法接近并勾引赵庄姬,最后终于事成,两人勾搭在一起。他俩的奸情被发现后,赵括和赵同一合计,按照家法将赵婴齐驱逐。三年后,赵庄姬因之前赵婴齐被驱逐一事心怀不满,便在哥哥晋景公面前称赵氏一族要造反(晋成公命短,执政七年去世,其子晋景公继位)。赵氏一族一家独大,把持朝政二十余年,早已引起晋景公和诸多家族的不满,晋景公狠下心来,对赵氏下达了灭族的命令。赵氏一族无人幸存,除了赵庄姬和她腹中的胎儿。
赵庄姬后来生了个儿子,赵武。韩厥对赵氏一家被屠满门感到心痛不已,因为赵盾曾经对他有知遇之恩,于是他挺身而出,保护赵武,进谏晋景公:“赵氏一家功劳那么大,怎么能绝了他们的后?”晋景公理亏,复立赵武,赵武成长于灭门惨案中,奋发图强,重新站到政坛的顶点,赵氏一族在他的带领下又一次发展壮大。这就是赵氏孤儿的真相,希望各位不要被小说和戏剧误导。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