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千古苒苒 > 卷五:春秋 第十二章 曹刿论战

卷五:春秋 第十二章 曹刿论战

书名:千古苒苒 作者:远止浮游 字数:2147

要说现在最恨齐国的就是鲁庄公了,老爹鲁桓公被齐襄公戴绿帽子,还被杀了。在护送公子纠时,鲁庄公在乾时之战大败,后来还被齐国人骗得把管仲放了回去。新仇旧恨,鲁庄公忍不住了,决定发兵攻打齐国,出口恶气。
消息传到了齐国,齐桓公赶紧召开班子会议,齐桓公首先发言:“我早就想教训鲁国了,主动出击打他们一顿。”管仲不同意,说:“大王您上台才两年,齐国根基不稳,此时不适合打仗,我们不如和他们讲和吧。”齐桓公不听,坚持要开战,让鲍叔牙带兵出征,管仲劝不住。
鲁庄公听说齐国大军开来,反倒担心了起来,因为鲁国和齐国打架老输,他心里也没底。这时候,一个平头老百姓自告奋勇来帮忙了,他就是曹刿,祖上也曾是贵族,不过早就没落了。
曹刿的老乡不理解他干嘛要操心国家大事,问他:“肉食者谋之,你去瞎参和什么?”当时老百姓难得吃肉。曹刿说:“肉食者目光短浅。”
鲁庄公这时候很着急,听到曹刿来帮忙,也不在意他的身份,就召见了他。曹刿问鲁庄公:“您有什么资本可以和齐国抗衡?”鲁庄公回:“我很会分享,好吃好用的都想着别人。”曹刿说:“这种小恩小惠没啥用。”鲁庄公又说:“我对祭祀很,不会虚报贡品的数量。”曹刿回:“得了吧,您还指望神灵帮忙?”鲁庄公挠了挠头皮,说:“大小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查清,但力求切实。”曹刿说:“这倒还像点样子,凭这个可以一战,不过我要一起去。”鲁庄公同意了,鲁军出动。
齐、鲁双方部队在鲁国境内的长勺(今山东省莱芜)相遇,长勺之战即将爆发。
鲍叔牙觉得鲁国军队好欺负,马上下令击鼓进军。鲁庄公准备击鼓迎战,曹刿阻止了,说:“现在齐军风头正盛,我们先避一避。”于是鲁军摆出防御架势,安排了些弓箭手对付来兵。第一轮进攻,齐军没占到便宜,就退了回去。稍作休整后,齐军开始第二次击鼓,士兵们又出动了。在曹刿的建议下,鲁军还是按兵不动,挡住了齐军的攻势。
两次进攻,鲁庄公都没应战,鲍叔牙觉得鲁国人是胆小怕死,就再次发动进攻。曹刿看到齐国军队第三次的攻势没那么整齐了,马上建议出兵应战。两军交锋,齐军竟然败下阵来,溃散而逃。鲁庄公当即下令追击,曹刿马上阻止,然后曹刿下了战车观察了一下,再说:“现在可以追击了。”鲁军随即开始追击,把齐军打得七零八落,还杀了齐桓公的儿子公子雍,捡了一堆齐军掉的装备。
长勺之战鲁国大胜,鲁庄公不是很相信自己的眼睛,问曹刿:“为啥齐国这么强,我们还能赢呢?”曹刿说:“打仗要靠士气的。对面第一次击鼓的时候,士气是最强的时候(成语一鼓作气的出处),第二次会有所松动,第三次就衰弱了。而我们的士兵都憋着一股劲每处使,所以第三次齐国击鼓进攻的时候,我们回击打败了他们。但齐国是大国,怕他们有埋伏,所以我先观察了下,发现他们车轮印记很乱,远处的军旗也倒下了,才下令追击。”
曹刿采用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办法,完成了以弱胜强的壮举,这也是鲁国对齐国难得的胜利。
鲍叔牙领着残兵败将逃回了国,齐桓公非常生气,但没有怪罪鲍老师。齐桓公不甘心长勺之战的失败,再次召开班子会议,说:“不能让鲁国太嚣张,我们联合宋国再揍他一顿。”管仲再次反对,事实证明管仲是对的,现在应该搞发展,不是打架的时候。齐桓公这次态度更坚决了,他一心想着报仇。
宋国和齐国的关系还不错,同意联合出兵,两国军队很快就开进鲁国的郎地驻扎,鲁庄公则再次带兵亲征。这次作战,鲁庄公异常小心,一方面齐国人报仇心切,另一方面宋国领军的是著名大力士,南宫长万。南宫长万相当的勇猛,可以说是宋国的吕布。
鲁庄公正盘算战术,鲁国公子偃来出主意了,说:“我去侦查了一下,齐国军营戒备森严,但宋国军营乱糟糟的,南宫长万自以为天下无敌肯定防备不严,我们可以偷袭宋国军营,把他们打败了,齐国人自然就撤退了。”鲁庄公不同意,说:“南宫长万这么猛,你小娃儿肯定不是对手啊,别去送死。”
公子偃觉得自己的战术没问题,私下带了一拨兵出击了。公子偃给每辆战车的马套上虎皮,趁夜色迅速攻向宋国军营。宋国人怎么也没想到鲁军竟然主动出击,夜间视线不好,套上虎皮的鲁国马把宋国马给吓到了,到处逃窜,宋国军营一时间乱成一团,南宫长万率兵仓促应对,边战边退。
鲁庄公知道公子偃偷袭得手,立马带人支援,追击宋军。鲁庄公追到乘丘(今山东巨野),赶上了公子偃的部队,两支队伍合在一起猛攻宋军,宋军顿时溃败。不过南宫长万武功高强,挥舞着长戟大杀四方。鲁庄公见状大喊一声:“把老子的狙击枪拿来。”手下递上了名为金仆姑的箭,这种箭是鲁国特产的箭,箭身独特,射程比较远。鲁庄公开弓射箭,一箭射中南宫长万的肩膀,趁其负伤,鲁庄公的保镖歂孙冲上去生擒了南宫长万。
齐国人还没反应过来呢,盟友宋国已经被打退了,鲁国人怎么突然这么凶猛了,齐军担心再次失利,于是撤回家了。乘丘之战,鲁国又取得了一次胜利。
齐桓公两次伐鲁都失败了,他开始反思,觉得以后还是听管仲的话好了,于是及时调整战略,采用管仲制定的改革政策发展国力,同时通过外交和诸侯国搞好关系。齐桓公走向霸业的标志就是第一次“联合国”大会,北杏会盟,这次会盟的契机就来自于南宫长万。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