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千古苒苒 > 卷五:春秋 第三章 大义灭亲

卷五:春秋 第三章 大义灭亲

书名:千古苒苒 作者:远止浮游 字数:1271

先说说卫国的历史吧。前文讲到过,周武王灭商后,把商朝都城朝歌那个片区的土地留给了商王室后代,同时派了“三监”去监视商朝遗民。后来“三监”联合商侯作乱,被周公旦平叛,这块地方就被周公旦封给了胞弟康叔封,国号为卫。
周公旦很关爱康叔封,特意写了好几本治国理政的教材给他,康叔封按照哥哥的指导,将卫国治理得井井有条。后来卫武公平定犬戎之乱,帮助周平王东迁有功,爵位晋升为公爵,卫国的国际地位大幅提升。
卫武公死后,儿子接班,号卫庄公。卫庄公之后由太子完继位,号卫桓公。卫桓公也有个心怀不轨的坏弟弟,公子州吁,是小老婆生的庶子。州吁很会打仗,在国内势力很强,卫国大夫石腊劝过卫庄公,说庶子擅长打仗不是个好事,卫庄公没当回事儿。石蜡不喜欢州吁,儿子石厚却是州吁的忠实追随者,坚信州吁能上位,就想跟着他混饭吃。石蜡劝了儿子好几次,让他别和州吁混,石厚就是不听。
卫桓公上台后,看不惯州吁的蛮狠作风,就炒了他的鱿鱼。州吁逃亡后,认识了造反失败逃亡的叔段,两个人臭味相投成为了好基友。叔段的儿子公孙滑在父亲造反失败后逃到了卫国,按照当时政治庇护的潜规则,一个国家落难的贵族逃去其他国家,其他国家一般要接纳,然后提供比原贵族级别低一级的待遇。因此公孙滑到了卫国后,混得还不错,和卫桓公关系也蛮好的。
公元前722年,卫桓公出兵帮助公孙滑攻打郑国,占领了廪延。郑庄公联合周王室、虢国,发动反击,后来又找来邾国和鲁国当帮手,击退了卫国军队,还攻入卫国本土,讨伐了公孙滑。
逃亡在外的州吁没有闲着,他在暗中联络旧部,培植势力,准备谋反。公元前719年,州吁召集了逃亡在外的卫国流民,突袭都城,杀死了卫桓公,自立为国君。
州吁篡位上台,并不得民心。为了彰显自己的能力,安定民心,州吁决定干他最擅长的事,打仗。州吁把目标锁定在了郑国,顺便给好基友叔段报仇,就联合了宋国、陈国、蔡国打郑国(史称东门之战),围攻郑国都城东门五天才撤兵。同年秋天,联军再次攻打郑国,打败了郑国军队后还把郑国的稻谷给收割走了。
虽然州吁打赢了,威风了一把,不过执政根基还不是很稳。石厚就去找父亲石蜡帮忙出主意,石蜡说:“这还不简单,去朝见下周天子就稳了。”石厚问:“就怕周天子不承认州吁。”石蜡又说:“现在卫国不是和陈国蛮好的嘛,陈桓公又深得周天子信赖,你们去找陈桓公帮忙不就不好了。”
石厚觉得老爹真聪明,就带州吁前往陈国,此时他还不知道要落入到老爹的圈套里。
被谋杀的卫桓公的母亲可是陈国人,是陈桓公的亲戚。石蜡早就和陈桓公通好气了,要让陈桓公趁机除掉这两个杀害卫桓公的人。当州吁和石蜡到了陈国,马上就被抓住了,但陈桓公不想动手,就让石蜡自己来处理。石蜡便派人到陈国杀死了州吁,以及自己的儿子,大义灭亲的典故就是这里来的。
州吁死后,卫桓公的弟弟公子晋从邢国被接回来,拥立上台,号卫宣公。大义灭亲就是对的吗?可不一定,州吁虽然篡位,但他确实蛮有能力,而下任的卫宣公,荒唐的很,把卫国搞乱了。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