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千古苒苒 > 卷五:春秋 第一章 周天子搬家

卷五:春秋 第一章 周天子搬家

书名:千古苒苒 作者:远止浮游 字数:1048

春秋,时间线: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东周的前半段时期称为春秋,根据司马迁的说法,春秋开始于周平王东迁的那一年(公元前770年),止于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6年),也有人说要以三家分晋(公元前403年)作为春秋的终点。春秋是由封建领土制向封建地主制过渡的时期,同时也是诸子百家文化碰撞的时期,各家各派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的文化基础,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俗话说天无二日,国无二君,一个国家同时有两个君主的奇特现象在东周初出现了。周幽王死后,姬宜臼在申国等诸侯国的拥立下即位,号周平王。由于姬宜臼有谋逆的嫌疑,很多诸侯并不臣服,于是在以北虢公为首的另一派诸侯拥立了平常人缘不错的姬余臣(周幽王弟弟,庶子)称王,号周携王。
周平王上台后,尝到过甜头的犬戎还是经常来骚扰掠夺。一来二去,周平王心态被搞崩了,惹不起我还躲不起吗?周平王做了个历史性的决定,迁都。迁去哪里呢,犬戎在西边,那就迁到东边的洛邑(今河南洛阳),离诸侯们更近一点。
洛邑和镐京距离远,知道周平王要搬家,秦襄公赶忙派来军队帮忙护送,直到周平王安全抵达。平王东迁后,就叫东周了。周平王拿不出什么礼物感谢秦襄公,就给他加了一级爵位,封为诸侯(秦国原来是周的附庸国),并对他说:“西边的犬戎太坏了,抢走了很多土地,如果你能赶走他们,那些土地就归你们秦国了。”虽然这是一张口头支票,但秦襄公还是非常感激,回去就组织兵马攻打犬戎,不仅收复了失地,还攻占了犬戎的地盘,秦国由此得以逐渐成长为大国。
再看周携王这边,周携王在治国方面还算不错,要是生在和平年代,必有一番作为,可惜他所处的是动荡不安的年代。周携王执政初期,处于保家卫国的想法还是比较注重军事建设的,但过了好多年,周平王都一直没有攻打他的意思,周携王对军事建设便慢慢懈怠了下来,为降低国民负担,数次精简军队。双王二十一年,晋文侯出兵攻打周携王,军力微弱的周携王无力抵抗,被晋文侯诛杀,二王并立的局面结束,周平王得知晋文侯除掉了周携王,还专门写了文章进行颂扬。
周平王二十四年,秦襄公之子秦文公拆毁西周旧都王宫,周平王虽然心里很生气,但是由于自身实力薄弱,不敢有任何表示,周天子的威严已荡然无存。平王东迁后,周王室的国土面积大幅缩水,仅有方圆六百余里,周边大点的诸侯国都有好几千里。没有实力,各诸侯国越来越不把天子放在眼里,开始自己搞发展了。春秋初期首先崛起的是郑国,主要人物郑庄公被称为“春秋小霸”。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