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千古苒苒 > 卷四:西周 第四章 共和行政

卷四:西周 第四章 共和行政

书名:千古苒苒 作者:远止浮游 字数:2189

九代目周夷王逝世,太子姬胡继位,号周厉王。周厉王人高马大,性子也比较刚烈,喜欢干架,于是下令全面整顿军队,想提高周朝军事实力,教训那些不听话的诸侯。
这个举措还是有点成效的,周厉王二年,楚侯芈熊渠吞并了两个国家的大量土地后,自称楚王,后来他知道周厉王在发展军队力量,立马怂了,复称楚侯,并送礼讨好周厉王。周厉王三年,鄂国反叛,一直打到东都成周,周厉王组织了大量军队将其击败。次年,淮河流域的淮夷又来进犯,也被周厉王率兵击退。自此两次大胜后,周朝挽回了不少王朝的颜面。
周厉王也是史书上常提到的暴君,说他搜刮民脂民膏、贪图享乐等等。当时的财政部部长荣夷公,向周夷王提议施行国有资源专利权。对山川林木、海洋江河、矿产盐业、捕捞畋猎等产业,一律收归国家管理,私人使用必须交纳赋税,否则即以非法占有国家财产罪予以重罚。这个政策遭到了众多大臣贵族的反对,大夫芮良夫振振有词地说:“天下万物是属于天下人的,大王不要瞎逼搞啊!”看起来周厉王是在无情剥削民众,大夫芮良夫是在为百姓着想。
断章取义是很多史书的特点,如果不能完全了解当时的环境背景,你就会错过很多历史真相。真相是,当时所有的山川、田地本来就不属于百姓,而是属于各个阶级的贵族,周厉王推行这个政策是为了打压各贵族经济,加强王室实力,而芮良夫代表的是小贵族阶级,争取的是他自己阶级的利益,根本谈不上为民争利。
在我看来,周厉王是一个果断的改革家,面对积重难返的周朝,周厉王想通过改革扭转这个局面,虽然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改革都有所成效,但是他是个失败的改革家,他不知道改革动了太多人的利益,比如打压贵族经济,贵族就只好加强对平民百姓的剥削,而最终大家都会归咎于周厉王,于是流言蜚语不止,偏偏周厉王眼里容不得沙,大肆捕杀传播留言的百姓,使得举国上下人人自危。
最终难以忍受的民众在贵族的煽动下联合西戎反叛周朝。周厉王三十六年,西戎举兵进犯,周朝已经很久没打过仗了,后期周厉王又懈怠了军事管理,周朝军队很快败下阵来。厉王三十七年,在西戎攻破都城前,周厉王率众出逃至汾水流域旁定居下来,自称“汾王”,过了十四年后病死。
太子姬静还来不及逃走,只好先逃到召穆公(召公是官职,召穆公是周成王时期辅政大臣召公奭的后人)府中,后召穆公府邸被包围,无奈之下,召穆公为保王室血脉,将自己与太子姬静年龄相仿的儿子交出去冒充太子,最终太子逃过一劫,召穆公儿子被乱刀砍死。
卫釐侯知道西戎进犯后,派了自己的儿子共伯姬和前来支援,各诸侯国的援军也陆续赶到,姬和善于用兵,指挥各路军队击退了西戎,并且镇压了国内暴乱的民众。叛乱结束后,由于周厉王出逃,太子年幼,召穆公并未公开太子仍存于世的消息,王位空缺,诸侯推选姬和代行王权,由周公和召公辅政,史称“周召共和”,或者“共和行政”。
由于没有实际君王,当时的周朝可以说是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好在“共和行政”期间也没有发生什么大事件,共和十四年,大臣诸侯提议姬和直接称王,召穆公这才公开了周厉王太子姬静的存在。姬和自知姬静才是合法继承人,立即请他即位,自己率众回到卫国。后来卫釐侯病逝,姬余继位,之后姬和夺位(具体怎么夺的尚有争议,就不赘述了),号卫武公。
如果算上“共和行政”时期的话,姬静应该算第十二代王,号周宣王。周宣王即位后,以召穆公为右相,周定公为左相,还任用了一大批贤臣,西周这才缓了过来。
周宣王比较注重军事建设,毕竟实力强大才能使诸侯臣服。周宣王在位时期,打的仗还是挺多的,总的来说是早年顺利,晚年瞎打。执政第三年,他派兵攻打西戎兵败。在第一次失败后,周宣王吸取了经验教训,执政五年时,再次出兵打败西戎,后来又相继征服了淮河流域的淮夷和徐夷,大大提高了周朝威望,加之周宣王对内整顿朝政,使得周朝实力提升不少,形成了“宣王中兴”的局面。
可惜的是,“宣王中兴”并未维持太久,到了宣王执政中后期,周宣王在刚愎自用、不听劝诫的路上一去不复返。其中有一件对周朝国势影响较大的事件,当时各诸侯立世子都要得到周天子的许可,鲁武公有次带着大儿子姬括、小儿子姬戏去觐见周宣王,周宣王看鲁武公的小儿子很有灵气,非常中意,于是他让鲁武公立小儿子为世子。
然而当时默认的继承制度是优先立嫡长子,这种废长立幼的作法无异于违反礼法。
很多大臣劝诫无果,结果鲁武公回国不久就病死了,姬戏(鲁懿公)继位。鲁懿公九年时,他的侄子,姬括的儿子姬伯御为了夺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位置,发动叛乱杀死了鲁懿公,自己做了国君,号鲁废公。周宣王知道这个消息后肯定是气的要死,这不是公开打我的脸吗,于是派大军征讨鲁国,杀死了姬伯御,立了姬戏弟弟。周宣王凭个人喜好给诸侯立世子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之后很多诸侯都不遵守礼法,也随心所欲立世子,不再遵从周天子的命令,周宣王威信大大下降。
晚年的周宣王,可能是由于早年打了很多胜仗,有了点小自信,就开始不断对外发动战争,几乎每次都是铩羽而归,连年战争使得周朝国力衰微,为接下来的灭亡埋下了隐患。周宣王四十六年逝世,终年六十八。
又到了写亡国君主的时候,封建王朝总是躲不过覆灭的命运啊。太子姬宫湦(shēng)在周宣王逝世后继位,号周幽王,是西周的最后一位君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