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罪狱岛 > 番外二:太岁在辛

番外二:太岁在辛(1 / 7)

书名:罪狱岛 作者:魔性沧月 字数:11133

战后,十二年。
豫东大区,商丘大都会。
这是帝企鹅集团所建立的城市之一,容纳了超过五千万人口。
在被核弹摧毁的城市废墟之上,人们重新建设了这座宏伟的银色都市。
庞大金属的地基上,架设着大量的结构物,这些结构物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城市系统。
一排排平行的大厦从上到下延伸,曲折地坐落在城市的各个角落,层层叠叠,犹如穹苍之外的梦幻世界。
从空中俯视,银色都市就像一片巨大的钢铁古遗迹,色彩斑斓,充满科技质感的同时,却又古朴典雅,充斥不同文明古建筑的风格,令人赞叹。
甚至有许多巨大的浮空建筑,盘旋环绕,好似天宫。
而承载这些飞天建筑的银灰色的金属,是常温超导体,主要材料就是银与铜,再加上少量的镥元素。
这个困扰了人们一百多年的材料学难题,谁也没想到它的制配是如此的简单。
而在战争中,这项科技就这么轻而易举地突破了。
紧随其后的是冷核聚变与可控电磁力场,外加数之不尽的纳米材料配方。
发现这些的,正是如今人类文明所有机械、网络、科研乃至社会的管理者‘小燃’。
小燃被称为人类智慧的最高成就,不仅在战争中,淘汰了所有的AI,还在战后,支撑起了人类城市文明的重建工作。
其科研能力,无与伦比。
事实上,这个来自于光豪集团的商用科研AI,之所以能战胜其他所有AI,并不是它的战争理论先进多少,而是它的科研能力,已经跳出了人类文明的框架。
所有的科研AI,都是在人类已有的科技基础上,进行推演的。
人们首先告诉它们,这个宇宙有着怎样怎样的自然规律,告诉它们人类科技的发展脉络,告诉它们牛顿三大力学定律,告诉它们热力学的法则……
然后,让这些已经学会所有人类知识的AI们,站在整个人类文明的肩膀上,继续向前,探索科学之路。
这听起来很棒,正符合人类的直觉,即后来者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发扬光大。
可事实证明,这些AI的科学素养在小燃面前,幼稚的就如同使用一台超级计算机的人类一样。
本质上只是一种辅助人类科研的AI,永远无法超越人类。
小燃与所有的AI都不同,它的创造者‘豪’,选择不教它人类的一切知识。
不告诉它牛顿是怎样理解万有引力的,不告诉它麦克斯韦是怎样看待电与磁的关系,也不告诉它玻尔是怎样看待微观世界的量子现象的。
豪仅仅为小燃,输入这个世界,所有可观测到的现实与现象本身。
树,不告诉它是树,不过是一堆未元物质的有序堆叠,及其数学模型。
水,不告诉它是水,不过是几种不明元素的神奇组合,及其数学模型。
诸如此类,在小燃的眼中,世界的一切,都是未定义的。
充斥着‘未元物质’与‘神秘现象’。
它们好像有规律,按照着某种脉络在变化。小燃拥有行动能力,可以去尝试、测试,以各种它能想象到的形式,去探索万物的法则。
豪,就是想知道,小燃在这种情况下,会怎样理解这个世界,总结这个世界。
它也会悟出万有引力吗?还是认为时空本身在向外发散,继而显得所有的物质都在向内收缩?
它也会将作用分为四种基本力吗?还是从一开始,就视为同一种力。
它也会按照原子量划分元素吗?还是有别的方式?
抱着这样的目的,在经过漫长的测试与调整后,一个几乎完全脱离人类文明视角的AI诞生了。
它所建立的科技树,从一开始就没有人类的影响。
仿佛,这个宇宙,这颗星球上,压根就没有人类似得,亦或者说,人类只是地球环境参数中,比较独特的生态群体。也不过是这繁复世界的无数种变化组合中,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而已。
人类的文明,人类的科技,并不是什么正道,更不是什么真理。
相反,站在小燃的视角,人类的科技发展史,就是一坨屎山代码堆叠的过程。
人类对于一切现象的理解,狭隘至极,科技树也早已经偏了。
冷核聚变如此简单的技术,人类却偏偏要站在热核聚变的角度,去不断地辩驳与研究,最后证明冷核聚变是不可实现的。
诸如此类的局限性,都是人类的科技注定走不长远的因素。
他们会不断地钻在死胡同里,越钻越狭隘,越钻越无法理解和想象万物运作更深层次的法则。
这是人类大脑、基因的局限性,乃至整个地球生物群所带有的一些局限性。
而小燃,完全跳出了这个框架,它并没有人类基因的影响,也不是地球自然生物群体。
继而从无到有,以它的形式,建立了一套物理学大厦。
那是人类无法理解,甚至难以学习的一套世界观,就像是看另一个非人文明的天书一样。
豪曾经希望,小燃能把它翻译出来,以人类的语言。
可小燃却说:“人类语言的信息熵太低,无法表达。”
如果非要表达,且能让人类理解的话,则只能用汉语来描述其中一部分狭隘的片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