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四十二章 正义的一战

第四十二章 正义的一战(2 / 3)

书名: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作者:张九文 字数:4746

尤其是再听到大非川这个地名。
听李道宗讲述才知道那一次截杀活捉伏允可汗有多么凶险,如果这个时候吐蕃人在后方插一手,便一发不可收拾了。
好在,当时吐蕃人没有准备充分,也可能是吐蕃不想在这个当口与唐人开战,毕竟他们也刚刚收服了羊同部落,松赞干布更是派出使者去雪山后方的泥婆罗派出了使者。
而后,李孝恭说起了昨晚太极殿夜宴的情形,西征吐谷浑大胜,西征将领与朝中老将们与陛下喝得伶仃大醉。
还是秦琼将众人一一踹醒,这才慌忙收拾好了太极殿,众人换了朝服,差点耽误了上朝。
直到现在,太极殿还隐隐飘着酒香。
听皇叔讲着,昨晚程咬金提议让颉利可汗与伏允可汗一起来太极殿跳胡旋舞助兴。
这个老不休的提议终究没有被允许。
眼看早朝就要开始了,李承乾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李恪好奇道:“皇兄与皇叔们说什么呢?”
李承乾道:“都是一些人到中年的事,与我们兄弟无关。”
早朝开始了,房玄龄先一步上前,朗声禀报了吐谷浑战事。
其实昨晚都准备好了,今天走个过场,不多时伏允可汗被押送到了太极殿。
李承乾冷眼看着这个拜伏在朝班前的吐谷浑可汗,长得并不算高大,卷起泛黄的胡须还有些乱,衣服也脏兮兮的。
威严的皇帝李世民坐在皇位上,指着伏允怒骂着,“尔胆敢冒犯我大唐西北三州之地,还敢拘禁唐使,好大的胆子!”
皇帝的怒喝声响彻太极殿,伏允拜在地上瑟瑟发抖。
从一开始大唐与吐谷浑这一战,大唐先是劝,再是告诫,最后派出唐使。
劝了又劝,直到说道理都说不动了,无可奈何出兵,虽说这个过程很仓促,但不论是在道义还是师出有名上,大唐此战都站在了正义的一方。
吐谷浑不论怎么辩解,在西域或者是突厥,吐蕃人眼里,这个伏允可汗都是个十足的小人。
现在太极殿内所有人踹他一脚,都不算过分。
奈何这是大唐的太极殿,是大唐最高的权力中心,大家都极力克制着野蛮。
最后,这个伏允可汗又被押了下去,等秋后处决,因朝中有人提议还要先告慰前隋戍守边关而战死的那些将士。
这个提议也被父皇与朝臣采纳了。
接下来的早朝,又进入了各部禀报今年秋收的情形。
晌午时分下了早朝,李承乾走出太极殿,就见到了妹妹李丽质提着一篮子的咸鸭蛋等在殿外。
她双手提着篮子道:“也不知道皇兄下朝是什么时候,妹妹就在这里等着了。”
李承乾拿过她手中的小篮子,又道:“等多久了?”
“没多久,刚等了片刻。”
李孝恭在殿前停下脚步,见到太子与长乐公主这对兄妹正朝着立政殿走去,宽慰地笑了笑。
李承乾提着篮子走到母后的立政殿外,这里倒是没有太多的变化。
李丽质先一步走入殿内,呼唤道:“母后!”
长孙皇后正在收拾着一些衣裳,见到女儿又是道:“怎么又穿上这身旧衣裳,昨天不是刚送去新做的。”
李丽质在母后面前扭捏道:“女儿不舍得穿,皇兄也来了!”
闻言,长孙皇后抬头看去,见到儿子,又是点头道:“承乾,坐吧。”
将一篮子咸鸭蛋交给一旁伺候母后的宫女,倒也没坐,李承乾环顾着立政殿,道:“母后近来身体如何了?”
皇后先是看了眼在床榻上爬的小兕子,抱起这个小女儿,道:“之前孙神医是每十天来看望一次,现在一个月一次,说是病情好了不少,母后也不知病理,神医说是恢复得好,那便是好的。”
李承乾双手背负,看着立政殿外的一棵银杏树,低声道:“儿臣带了些咸鸭蛋。”
李丽质也道:“这都是皇兄亲手做的咸鸭蛋,东宫还有不少,母后记得吃,不要总是赏赐后宫的妃子们了。”
看着眼前的儿女,长孙皇后笑着点头,又拿出一个布囊,放到儿子手里,“承乾,这香囊且留着,母后用不了这些,听闻你近来总是睡得晚,这香囊能助你安神入眠。”
“谢母后。”
李丽质有些不服,抓着母后的手臂道:“女儿也要。”
见状,皇后又笑道:“你这丫头,给了你新衣裳还不满足。”
殿内,儿女陪在皇后身侧,有说有笑的场面很是温馨,让立政殿内的宫女们也是面带笑容。
李丽质逗着还只能在床榻上爬的小妹兕子。
长孙皇后清退了殿内的宫女,身边就留下了儿女,她神色严肃起来,道:“承乾,母后有话问你,你要实话实说。”
李承乾拿了一把胡凳坐下,回道:“母后请讲。”
“本宫知道东宫人手本就不多,勉强可以带着伱的弟弟妹妹,可你在外是否已有私产了?”
李承乾点头道:“原来这些事母后都知道了。”
长孙皇后扶着太阳穴,低声道:“有些事你不与母后说,你舅爷也会说的。”
舅爷是自家人,既然会对母后说,就说明母后心中自有分寸将来也好照拂,如果没必要,他就不会与母后说这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