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三十七章 舅爷与舅舅

第三十七章 舅爷与舅舅(2 / 3)

书名: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作者:张九文 字数:4850

李承乾道:“当面是……”
对方连忙解释道:“在下李崇义,与殿下多年不见了。”
李承乾讪讪一笑,道:“孤一时间竟没认出来。”
“家父一直与殿下有往来,近日还说起了殿下时常记挂着在下,怎么如今又不认识了……”
李崇义是皇叔李孝恭的儿子,难怪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这父子长得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只是他比皇叔更文气,一副文人作派。
殿内的骂架还在继续,时不时有一只鞋子被丢出来,或者是谁的袜子?
明明打了胜仗,应该是一件高兴的事,三言两语不和睦就要动起手来,这几乎是太极殿内的一大特色了。
父皇手下的臣子们,一个比一个彪悍,武将这边且不说,文官一派也不是好惹的,打架毫不手软。
所以说上朝不能带兵器,确实是造福社稷了。
唐人的民风是彪悍的,从这群朝堂掌权分子的行为,足可见一斑。
两人走下台阶,李承乾啧舌道:“皇叔当真这么说的吗?”
李崇义道:“是的。”
看对方已有了胡子,貌似还比自己年长,二十岁出头的模样。
李承乾笑着道:“崇义兄,近来在朝中任职?”
“任宗正寺少卿。”
“嗷,孤在东宫还有事……”
李崇义也是躬身行礼道:“殿下慢走。”
两人又是相视一笑,李承乾回头看了眼太极殿内的情况,已经有几个太医署的医官匆匆而来。
刚结束了早朝,李世民回到了甘露殿,刚坐下便问道:“太医署派人了吗?”
侍奉在陛下身边的老太监回道:“人多半已到了。”
李世民拿起筷子准备用饭,又蹙眉道:“承乾回东宫了?”
“回陛下,已回去了,走之前与崇义公子说了三两句。”
“他没问他姑姑的事?”
听陛下又问话,老太监低着头端上酒水道:“太子早朝来太极殿一直到了下朝,没有与人说过话。”
女孩子对七月初七总是有憧憬的,李承乾见到宁儿织了绸缎,她都自己收了起来。
坐在东宫菜园子里,李承乾全当没有见到这一幕,摇着手中的扇子,翻看着弟弟妹妹们的作业。
现在东宫不缺纸张了,随时能够用纸书写文章。
妹妹东阳的字很好看,李丽质的数学很不错,至于其余几个,差得难以评价。
小福快步走来,“殿下,有人传话来,说许国公请殿下在曲江池相见。”
李承乾道:“孤知道了。”
本就想着带弟弟妹妹在这个节日出去走走,到了夜晚曲江池的人一定会很多。
家里这么多弟弟妹妹但凡走丢一个,都不得了。
看管得太紧又会让她们不愉快,不如趁着人少的时候,先去一趟,天黑的时候再回东宫。
在东宫有个规矩,不论有什么事要出东宫,天黑就一定要回来。
收拾了一番,李承乾就带着弟弟妹妹出门了。
其实关于曲江池的传闻有很多,当年始皇帝建设离宫就在曲江,叫宜春宫。
后来汉武帝时期,又将曲江池的地域范围划入了上林苑。
那都是很久远的事了,再说眼前,前隋皇帝又将曲江池改称芙蓉池。
是历朝历代的皇帝品位喜好,都很有默契?
将好好的一个景观地的名字改来改去,改成他们喜欢的地名,不知道还以为那里是个和平康坊一样的地方。
曲江池就在长安城,李承乾让弟弟妹妹坐上了马车,护送的人又是李绩大将军。
这位熟人,大将军还是老样子,像个酷叔叔,板着一张脸。
曲江池在长安城的东南角,也在长安城的范围内,马车从春明门离开,还要绕一圈,才能进入。
人刚下了马车,李承乾拿出一个罐子递上,“大将军,这是孤自己腌的梅干菜,送您了。”
李绩接过梅干菜,行礼道:“谢殿下赐。”
“您护送辛苦,不用客气,还请大将军等候一两个时辰,天黑我们就回去了。”
李绩躬身作揖,道:“喏。”
眼看着弟弟妹妹下了马车便一股脑跑向了曲江池园中,宁儿与东宫的几个宫女纷纷跟上。
为了让她们不闹腾,只好让李丽质看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