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二十六章 孤想在沙漠种水稻

第二十六章 孤想在沙漠种水稻(2 / 3)

书名: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作者:张九文 字数:4796

闻言,宁儿抬头看去,了然回道:“多半是渭南的县丞安排过来的,想问问兵马在这里是为何,殿下们的行踪官府自然是不知晓的。”
李承乾颔首道:“官府的编外人员?”
“倒也不是,三年前陛下放归了一批人犯,其中就有一部分人留在了长安,秉持着报效陛下的意思,为官府办事,他们多是混迹在坊市间,知晓长安各个坊市的地头或者闲汉。”
“在长安这样的人多吗?”
宁儿笑道:“不多的,再者说除非是很麻烦的事,官府是不会麻烦这些外人。”
“宁儿姐这么说,他们倒像是一群消息通?”
“不过这种人已越来越少了,就算是长安街头也寥寥无几,这些人以前大多都是人犯,没人愿意与他们来往的。”
李承乾啧舌道:“不良人?”
宁儿讶异道:“不良人?倒是很不错的称呼。”
现在的大唐还没有正式的不良人群体,宁儿所讲述的这些人,更像是对现在这位独具个人魅力的天可汗的敬仰,出乎这种敬仰,用一种他们能够发挥长处的方式,报效皇帝。
这是一种完全自主的行为,没有任何的约束,真要说约束,那多半就是他们的感激与豪杰之气。
大唐游侠之风还没褪去,当年的英雄豪杰留下的传说太多了,如李靖,红拂女,秦琼,尉迟恭等等。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豪气凌云的前辈,唐人心中的热血也因这些豪杰流传了下来。
热血不凉总归是好事。
两人正说着话,小福端着一个食盒来,道:“殿下,这里还有许多葡萄干。”
李承乾拿起三两颗放在嘴里嚼着,又道:“给弟弟妹妹拿去。”
“喏。”
言罢,李承乾又脱去了靴子,也不顾宁儿与其他人古怪目光,这位太子竟然下河抓鱼了。
一天的春游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回去的路上,她们还未尽兴,在马车内闹哄哄的。
“宁儿姐,徐孝德是江南东道的人,对吧?”
“是的。”宁儿点头道:“殿下有何吩咐?”
“让人带个口信给他,就说孤要一些江南的茶叶,越多越好。”
“喏。”
李承乾心情正好,也没再说什么,而是催促着马儿走得更快一些,也不要太快了,这一路上的风景还没有看够。
回到东宫的时,仿佛周遭一切又安静了下来。
东宫是家,家总会给人心境上的宁静。
在东宫,宁儿是这里的掌事女官,管理着东宫里里外外的事。
在弟弟妹妹眼中,宁儿又是一个时而严厉,时而温和的姐姐。
近来太子殿下有一个习惯,每每到了夜里殿下就会将自己关在寝宫中,也不知道在寝宫内做什么,只是需要很多的笔墨,多半是练字,又或者是在写文章。
不论殿下在做什么,宁儿都会守在寝殿之外,直到殿内的灯火熄了,她会悄悄打开门看一眼,确认殿下睡下了,她才去休息。
李承乾坐在窗前,从这里可以一眼看到月亮挂在夜空中。
拿起一旁的夹子,将油灯的灯芯拔高,让火光更亮一些。
在东宫有许多图纸,还有一些给弟弟妹妹上课所准备的教材。
一直到深夜,也没有听到殿下骂圣人的言语,其实太子殿下骂人还是挺有意思的,有些话听着生僻,比如说你们这些圣人脑子里装着的都是豆浆吗?
豆浆又是什么?难道与殿下最近晾晒的酱油有关?
这是东宫不解之谜之一。
确认了殿下已睡下,宁儿这才离开去休息。
殿下睡得越来越晚了,宁儿也睡得越来越晚,只有在午休的时候可以补充睡眠。
而天不亮,李承乾睡醒的时候,宁儿也早早醒来了,她开始安排着今日东宫的起居生活。
其他的东宫宫女要去照顾皇子与公主们的生活。
只有宁儿还是与往常一样照顾在殿下身边。
与平常不同的是,近日来殿下还需要确认东宫各类作物的生长情况,卷心菜的是长得最好的,胡瓜目前还没有明显的气色,葡萄架子也没有任何的动静。
早起简单地对付一顿早饭,就要去上朝。
踩着早朝就要召开的时辰,李承乾走入太极殿,站在自己的位置上。
平时都是最晚来,走时又是落在最后,这位太子平日里与朝臣也很少产生交集。
今天的早朝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兵部尚书侯君集站在朝班前,念诵这一次出征将领的名字,段志玄,李道彦,李道宗,高甑生,李大亮,薛万彻,包括行军上将,也就是三路兵马的总兵大将军李靖。
李承乾扫视一眼朝堂,看着站出朝班的一列将军,并没有看到李靖。
说来也是,李靖在大唐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此人的存在也正是威慑关中内外的人物。
如果说自己的父皇,也就是李世民是大唐的龙傲天,那么结交李靖又是李世民龙傲天的过程中,最为光辉的一页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