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图表(2 / 3)

书名: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作者:张九文 字数:4793

说罢,李承乾便走回了殿内。
李丽质回头看向皇兄的背影,其实这背影看起来也没有那么的高大。
她依旧坐在台阶上,双手放在膝盖上,抬头也望着漆黑的夜空,直到殿内的弟弟妹妹们呼唤自己,这才站起身走入殿内。
深夜,宫里又恢复了寂静,宁儿与小福提着一个沉甸甸的大箱子来到东宫。
“殿下,这是近两年出生孩子的记录。”
宁儿将箱子放在殿下面前,她也不懂太子要这些做什么。
李承乾拿起一卷卷宗,东宫还只能用油灯照明,古人在夜里看书一时间很费劲的事情,昏暗的灯光下看书最累。
生孩子在古代都让女子在生死边缘走了一遭。
而孩子早夭的风险一直居高不下,这与母亲的年龄有关。
甚至更野蛮的回鹘人与突厥人会用更加匪夷所思的方式,来让孩子顺利降生。
这两年在长安降生的孩子有许多,太医署记录的倒是真不少。
宁儿安静地坐在一旁,帮着太子殿下做记录。
小福已趴在桌案上睡着了。
李承乾提着笔在年龄一栏写下来,而后又将各种情况写下来。
其实做图表也很简单,将各种结果与存活率记录下来,而后归类填入图表中。
光是这个枯燥的工作,李承乾一直忙到了天亮。
宁儿手里还拿着卷宗,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睡着了。
当天边出现晨曦时,宁儿这才转醒,他先是看了看四下,殿下还提着笔记录着。
宁儿连忙晃了晃头,看向那一堆卷宗道:“殿下,这里还有半箱的卷宗。”
李承乾连忙道:“不用了,就这些案例足够了。”
“嗯。”宁儿有些羞愧地低下头,殿下都还能忙碌一整晚,自己却睡着了。
再看一旁的小福,她的口水流了一桌子,还在酣睡着。
宁儿轻轻敲了敲她的桌子。
小福这才悠悠转醒,擦去嘴边的口水,又道:“什么时辰了……哦,天亮了。”
还有些晕乎乎,直到将目光放在了殿下,她慌忙转醒,匆忙整理卷宗。
李承乾搁下手中的笔,看着自己画出来的图表,按照年份与年龄做条件,从列举出来的数据来看,随着产妇的年纪越少,早夭孩子与产儿风险也在攀高。
李承乾甚至也画了一张线形图,来阐述这种高风险的走向。
可是光这样还不够,图表是画出来了,可没有在大唐医学上有足够造诣的人来解释其中缘由。
光是把这两张图表放在父皇面前,说服力还是不够的。
李承乾又想到了太医署,道:“宁儿,现在太医署的大夫们都还在吗?”
宁儿回道:“只有甄权老先生在。”
李承乾闻言起身,盘腿坐久了,站起身时双腿酸麻,图表做了两份,另外一份留在东宫。
咬了咬牙,活动一下腿脚,李承乾带着自己的图表,再让宁儿与小福抬着一箱子的卷宗,匆匆离开了东宫。
李治早早就睡醒了,他从后殿走到了前殿,此刻前殿空荡荡的,挠了挠头道:“咦?皇兄呢?宁儿姐怎么也不在。”
李承乾带着宁儿与小福走出承天门,眼前就是偌大皇城,正值休沐时节,天色也还早,此刻见不到行人。
从宗人府走过鸿胪寺,再到钦天监的边上就是太医署了。
装着许多卷宗的箱子就放在太医署门口,李承乾来回等着也没见人,干脆坐在了箱子上。
随着天色越来越亮堂,宁儿匆匆离开,还在皇城外买了三张饼,与一碗羊骨汤。
撒了葱花的羊骨汤是给太子殿下喝的,宁儿与小福一人吃半张饼就可以果腹了。
又过了半个时辰,也没见太医署的人来,却见到了一个道士。
李承乾与这个穿着单薄道袍的道士对视了许久。
对方几次想要离开,却又看了过来,几次欲言又止。
最后在太子咄咄逼人的目光下,这个道士走上前行礼道:“殿下!贫道李淳风。”
刚年过三十的李淳风,此刻已有仙风道骨的模样。
李承乾笑着与他握手,“原来是李道长,久仰了。”
古来有名的道士并不多,李淳风算是一个。
虽有些不适应太子这种握手的礼仪,李淳风还是一脸的笑容,道:“殿下因何在此?是身体有不适?”
李承乾朗声道:“有人要害孤的兄弟姐妹。”
“啊?”李淳风惊愕出声,又皱眉问道:“敢问是什么人,这么大胆子!”
李承乾又朗声道:“不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