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九章 播种新的学说

第九章 播种新的学说(2 / 3)

书名: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作者:张九文 字数:4817

当然了,红楼这种书交给李孝恭是牛嚼牡丹,李孝恭让人说了现在宫里的现状,太子殿下将一众公主与皇子接到了东宫住,是为了让皇后好好养病。
这么一想,李孝恭了然点头,明白了一些缘由。
抄录的红楼只能值个二三十钱,可这个红楼的原本,价值就不好估量了。
李孝恭听说李泰府中有两卷红楼的原本,皇后手中有红楼最开始的原本。
也就是说放眼长安城,也就是整个关中,掌握红楼原本的除却太子就只有三个人。
绝唱?曹先
对东宫的传闻一直以来很神秘,这卷红楼的来历不明。
一旁的仆从道:“河间郡王,这红楼原本恐价值千金。”
李孝恭拍案道:“用你说?”
东宫无缘无故送了这么大一个礼。
这不是金银,也不是女人或者什么奇珍异宝,而是红楼。
倒也不会引起朝中弹劾,说到底也不过是送几卷书而已,李孝恭自然受得了。
作为郡王,又是宗正卿,收受别人的东西自然是不对的。
可太子只不过是送了几卷书而已。
至于书的价值,在武将手中不值钱,在别人眼中的价值就另说了。
李孝恭听着眼前几个仆从的议论,很快就什么都明白了。
太子殿下这是钻了大唐律的漏洞,变相给河间郡王府送了不少银钱,可太子会白送吗?
李孝恭醒悟过来,倒吸一口凉气,低声道:“以往的太子是个忠厚的人,什么时候这般圆滑行事,这殿下身边是有高人呐。”
翌日,东宫就收到了不少东西,都是一些米面布匹与鸡鸭蛋。
米面都不是多么上好的,布匹也都是粗布,还有一些鸡鸭蛋,甚至还有一整只已杀好的小羊。
李承乾听着小福的禀报。
“河间郡王说了,往后还有红楼原本都可以交给他,至于东宫所缺的尽管与他说。”
李承乾笑道:“就说孤之后会选个好天日,与他叙旧,想讨教一番当初驰骋江南的事迹。”
“喏。”
李承乾长出一口气,如此东宫的生活所需就再也不用愁了。
晌午过后,李承乾带着弟弟妹妹围了东宫跑了两圈,便要开始给她们上课。
弟弟妹妹的教导也落在了东宫这位太子身上。
也不知以往弟弟妹妹教得如何,宫中是如何安排的。
长乐公主李丽质已去国子监听过课的,她算是唯一一个有基础的孩子。
等她们坐齐,李承乾朗声道:“报数。”
“一,二,三……”
从左到右依次报数,她们的嗓音稚嫩声音倒是不小。
李承乾双手背负看着她们道:“以往,我们都说民为重,君为轻,其实我们还可以从这个道理中延伸出一个道理,那就是群众基础的重要性,因为你们都是皇子与公主,孤所讲的便从我们的身份开始,我们与普通人不同,伱们都是生在皇家的,作为皇子,作为公主,更要明白这个道理。”
用自己的认知,将群众基础的重要性与她们阐述着。
也不指望她们能听懂多少,先给孩子们心中播下一颗种子,往后再慢慢巩固,让这颗种子长大,这便是目的。
如果真要建立新的学问,新的思维,这些弟弟妹妹便是最好的弟子。
正说着,除了李丽质,汝南公主,还有东阳三人听得认真,其他的孩子听到后半段早就神游不知何处去。
“好了,孤再布置一个课后作业,将孤今日所讲的这些写下你们认为是重点的话语。”
“下课!”
一声令下,原本瞌睡的高阳与清河像是打开了开关,顿时恢复了活泼的模样。
而今天殿下与公主皇子们教授的这些学识,宁儿都记录下来,送入立政殿。
近来皇帝很闲,本来李世民打算去冬猎的,只不过又被魏征给劝谏得无可奈何,只好作罢。
闲来无事,李世民便看起了东宫起居记录,心说朕的太子,都在给孩子们讲什么。
“群众基础?”
看到这四个字,李世民顿时来了精神,仔细看着,“人都是有自我意识的,而不同阶层的人所拥有的自我意识也是不同的,发生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归根结底,万千群众,万万千的普通人是历史推进的主要构成体,劳碌的黔首百姓是真正的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看完了这篇文章,李世民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以往他只有当年各路反王的战书,或者是各路讨贼檄文,才会有如临大敌的神色。
可从未感受过,读一篇文章会让自己有一种如芒在背的感觉。
李世民缓缓放下这篇文章,古来对先贤对治国之论的论述都有不少,可也见过如承乾这般,开膛破肚一般,将人心意识拿出来细讲。
这是黄老之学?儒家学说?还是法家学说?
好像都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