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曲辕犁(2 / 3)

书名: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 作者:叫我达令 字数:4969

“这是耒耜的演变过程!”刘备吃惊地说道,天幕中看似寥寥数语,但已经将耒耜的来历、功能说了个一清二楚。
耒耜这种农具他是使用过的,但是从未想过为何如此设计。
可以看到,耒耜起源最先确实是两件完全不相干的农具,由于耜需要一根木棍,于是就和耒做了结合。
可能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后来就有人想弄一个连续掘土翻松土壤的工具,然后就在耒中间又绑上了一跟木棍,有一个人在前面负责拉,后面一个人负责操纵耒耜。
之后解放了人力,使用牛拉耒耜,也就是现在的直辕犁。
诸葛亮眼神闪闪发亮,许多念头一闪而逝,直辕犁使用起来颇为不便,耕地时需要两头牛一起拉犁。
难道曲辕犁是直辕犁的改进?
情况也确实如此,天幕中两个人模仿最初的人牵着耒耜向前走,于是耒耜就有了连续翻土的功能,这就是耕犁的雏形。
...
【随着青铜炼铁技术的进步,人们把耜换成了铁质的,开挖的效率大大提高】
【后来又加上了犁臂,翻起的土阀越来越大,那个横绑着的直圆,就会阻挡土垡的翻动】
【人们就把直辕改成了曲辕,这样就可以既不影响土垡翻转又保持拉动着的力点的下移】
【到了唐代,曲辕梨完全成熟定型下来,一直到我国改革开放前农村仍有使用】
...
“快,画下来!”庞统也听出了不一样的感觉,天幕此时将曲辕犁展现了出现,还对各个部件进行了标注。
不用他吩咐,许多画匠都已经动手仿制了。
他们家中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田地,此刻听出来曲辕犁或许比直辕犁更利于犁土耕地,因此就算部分副也会仔细地将曲辕犁的形状绘制下来。
曲辕犁相对于直辕犁也没有复杂多少,看一眼就能大概复刻下来。
...
【曲辕犁共有11个部件构成,我们重点说一说犁铲和犁壁】
【犁铲呈三角形,安装在犁底的端头,耕地时插进土里以平行状态向前运行,功能是切开土块,同时也切断了杂草的根须】
【犁壁呈椭圆形倾斜状竖立在犁铲的后端,与犁铲紧密相连构成不连续的曲面】
【在行进中犁铲切开的土块受到前边土地的阻力便会沿着犁壁的曲面上升和翻转,倒扣到地面上】
【这就实现了翻松土壤和斩除杂草的目的,曲辕犁在华夏大地行走了一千多年】
【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恋恋不舍的退出历史舞台,存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
“呼、呼、呼!”画匠吹了几口气才将墨水吹干,满意地将图纸递给庞统,庞统则递给刘备。
于是众人也凑了过来,这玩意也不复杂啊,为什么自己就没想到呢。
这里的大部分都有耕种经验,因此在天幕一看就能分析出大致的改动。
由直辕改成了曲辕,这里多加了个犁铲,其他大差不多差。
诸葛亮不禁回忆起在南阳的耕种时光,好像犁容易被牛拉着飞起来,得慢耕。
一想到因为没改进直辕犁而导致粮食少产那么多,刘备不由得有些懊恼。
“看天幕展示,曲辕犁似乎一人一牛就能完成耕作。”马良激动地说道。
他虽是襄阳大户子弟,但可不是什么都不懂的纨绔。
现如今的直辕犁至少需要一人两牛进行耕种,如果曲辕犁只需一人一牛就能耕种的话,那至少让耕作效率翻了一番。
耕作效率翻番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平时无人耕作的农田就可以顾及到了,甚至平时还有余力去开垦些荒地。
“要是这样就好了!”刘备欣喜道,如果有足够的曲辕犁和牛耕作,不出几年荆州粮食产量将会翻番也说不定。
要知道荆州号称八郡,但其实除了南阳郡、南郡、江夏郡较为繁华外,南边几郡可都是地广人稀瘴气横行的地带啊,这些地方要是能开发出来...
南阳郡被曹贼窃取,江夏郡如今握在江东手中,整个荆州之主虽说是刘备,但拿到的部分土地都是地广人稀的蛮荒之地,没有人自然没人开垦荒地。
“命工匠按此图紧急打造三、不五副曲辕犁出来,待天幕事了之后一同去验证。”刘备风风火火下令,这事就交代下去了。
若真的能提高耕种效率,那得全境铺开。
...
北方邺城,曹操也忙命人紧急打造曲辕犁。
“曲辕犁自李唐之后,直至后世的改革开放,历经数千年也未曾有所改进,说明技术已经相当成熟、耕种效率已经到顶。”荀彧据实分析,他主管内政、粮草供应,自然欣喜看到耕种工具的改进。
“文若此言有理,若真如此好用当全力推广使用,有剩余民力当鼓励开垦荒地才好!”曹操赞赏道,心中暗暗规划起来。
...
建业。
无数江东百姓闻言也挺起了胸膛,咱江东发明的!
这叫江东犁!江!东!犁!
孙权也知道这是个好东西,于是命人加紧打造,待打造完成便推广全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