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守江必守淮(1 / 3)

书名: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 作者:叫我达令 字数:4367

天幕中的景象又一变,是一个教室里,视频只有两个男孩和两个女孩。
建安十五年,看到书桌、地面上堆满了书籍,南郡治安县众人对视一眼。
之前,他们就从天幕中看到过纸张制成的书籍,也曾讨论过此事,做过许多假设进行推演,其中一个结论就是后世改进了造纸技术使得纸张得以应用。
现在看来推测结果完全正确。
一想到纸张推广带来的诸多好处,刘备兴奋得搓手。
只是,这改进方向又是什么?
带着疑问,众人继续往下看。
庞统则让木匠将天幕中的桌子、座椅等描绘下来,由于其结构及其简单,几位木匠仔细端详了一会就轻易地将结构画了出来。
这是他和诸葛亮两人商议后的简单分工,毕竟天幕有时涉及的东西太多,需要挑重点的记录,而重复记录的东西是没有意义的,只会浪费人力物力。
由于拍摄距离过远,因此视频并没有原声,只有欢快的配乐和文字说明。
【画面中,一个男孩拿着个气球要给前排的白衣女孩表演魔术。】
【白衣女孩先是在气球底下来回扫了扫,确定没有透明类的丝线绑住气球】
【男孩让女孩朝气球吹口气,白衣女孩照做】
【然后男孩把气球拿回身前,左右来回轻揉气球,假装施展魔法】
【然后松开手,气球真的悬浮在了半空】
【白衣女孩:啊???.jpg,然后喊同桌的黑衣女孩!】
【黑衣女孩回头:啊????.jpg】
【黑衣女孩一拍桌子,大赞牛皮,两女孩欢呼鼓掌!】
【男孩等待了一会才收回气球,抹了抹头发耍酷,只有他的同桌早已看透一切,笑而不语】
张飞:啊???
刘备:啊???
关羽:???
赵云:啊???
庞统:啊???
诸葛亮:啊???
马良:啊???
邺城、秣陵的一众人也是一脸懵逼。
乖乖,难道真是魔术!
评论区有人截了张黑衣女孩一拍课桌的豪迈动作并评论。
《哎呦我,老弟!》
《老弟奥姐给你留灯!》
《黑衣服的:哎呦我,太有实力了哥》
《你为啥能发语音》
好多梗曹操等阵营都看不懂,但其表达方式却是让他们感到熟悉,因为邺城离燕幽两州实在是太近。
《我一开始以为静电,直到看见了风扇》
众人恍然大悟,因为视频末尾男孩有个左手拿开腿上小风扇的小动作。
原来那个东西叫风扇,顾明思义应是可以自动扇风驱暑的物品?
唐贞观年间,长安城的百姓听到有识字的先生猜出风扇的作用后,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艳羡不已。
这七八月的大太阳,是真他酿的毒!
李世民也羡慕了,他虽贵为天子,但这种好东西也是平生第一次见。
就好比南方人看见雪,只能看不能摸,那谁看了也难受啊。
倒不是说着风扇真有什么大的作用,而是这种不用人动手就能自动扇风的小东西确实是件巧物,其运作方式还是挺令人好奇的。
而且有了它的话,大夏天批阅奏折的时候就不用宫女在旁边扇风了。若再推广下去,确实是能省极多的人力物力。
《好好学好好看,五分了然+五分不屑=一生孤苦,配图是男孩同桌看破的表情》
《不行,得给我闺女看下,免得被小子骗[哭]》
《小学生:气球是风扇吹起来的;中学生:气球浮力大于重力;大学生:有脏东西!》
《我们大学生也看见风扇了好吧,我们大学生只是没什么用,不是瞎[捂脸]》
洪武年间,朱元璋看着“小学、中学、大学”几个字陷入了沉思,这明显是后世对办学教育的规范,于是喊翰林学士宋濂的名字。
年已花甲的宋濂精神矍铄,沉稳应对着,没办法对于这位老板,没有一个下属敢不认真。
这位宋濂,自然就是后来写出古文名篇《送东阳马生序》的那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